[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游泳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6541.1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4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安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8 | 分类号: | G08B2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游泳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游泳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每年溺水死亡的18岁以下未成年大约5万多,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溺水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当用户意外落水或游泳过程中出现溺水时,一般情况下由于用户不能自由呼救,或已经晕迷,当无人施救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溺水身亡。
在现有的游泳场所,通常是采用救生员地巡视及高处观察的方式来发现溺水者,由于溺水的突然性以及不可预测性,这种观察方式仍然会由于救生员的疏忽而遗漏突发事件的发生,造成不能及时发现溺水者,从而影响对溺水者的施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游泳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准确判断溺水者,不能自救等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安全游泳系统,包括随身装置、以及与所述随身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移动终端;
所述随身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和第一微处理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以监测用户的身体状态,以及检测用户是否被浸入水中;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模块通过对传感器模块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所述数据转化成信号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UI显示模块、用户身体状态判断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接收模块,其中,所述无线通讯接收模块用以接收所述随身装置发出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调用所述用户身体状态判断模块对上述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并发出功能指令信号,同时将分析结果通过所述UI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脉搏传感器,用以监测用户的心跳节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以记录用户的身体状态及时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随身装置还包括声光报警模块,所述声光报警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模块相连接,当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判断用户处于溺水状态时,以声光方式产生SOS信号,引起周围环境中的人的注意,从而及时获得救援。优选的,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高分贝发声模块,用以发出高分贝的求救信号,来引起周围人的救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随身装置还包括救生气囊,所述救生气囊底部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相连接,在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下,所述电磁锁能够为救生气囊快速充气,以防止用户下沉入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随身装置还包括GPS,用以定位用户的位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报警模块,用以将用户的位置、状态信息发送至急救中心和/或亲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讯方式包括WIFI、蓝牙、3G、ZigBee等。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可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由戏水者快速、便捷、自主发出救助信号,采用智能方式对溺水位置准确定位,使救生员迅速对溺水者施救,同时救生过程可自动完成,无需救护员或其他人员操作,并且安全、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安全游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安全游泳系统,包括随身装置1、以及与随身装置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1连接的移动终端2。其中,无线通讯模块11的通讯方式包括WIFI、蓝牙、3G、ZigBee等。
其中,随身装置1包括传感器模块12和第一微处理器模块13,传感器模块12用以监测用户的身体状态,以及检测用户是否被浸入水中;第一微处理器模块13通过对传感器模块12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数据转化成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1发送至移动终端2。本发明中的传感器模块12包括脉搏传感器,用以监测用户的心跳节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6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抄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嵌入式多媒体签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