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塑泡罩板装药品的不合格品剥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6642.9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叶湘武;周德林;余渊;欧邦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04 | 分类号: | B65B5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塑泡罩板装 药品 合格品 剥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塑泡罩板装药品的不合格品剥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胶囊剂、片剂、丸剂药品铝塑泡罩板装药品的不合格品的药与铝塑板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口服固体制剂是服用人群最多的药品,胶囊剂、片剂、丸剂产品在固体制剂中比例较大,其中胶囊剂、片剂、丸剂产品的铝塑泡罩板装是较为常见和密封性好而广受消费者欢迎,但铝塑泡罩板装药在生产过程中因控制的影响往往有较多不合格品(残次品、废品等)不能流入下一工序,故需要将这些不合格品里的药品物料与铝塑板进行剥离,以不要将有药用价值的物料浪费,节约药用资源和降低原料成本。
目前国内的铝塑泡罩板装不合格品的药与铝塑板分离大多是手工操作,生产速度慢且易污染,分离效果不理想,故存在较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铝塑泡罩板装药品的不合格品的分离方法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胶囊剂、片剂、丸剂产品铝塑泡罩板装药品的不合格品的药与铝塑板的剥离方法,以克服上述处理方法的不足。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塑泡罩板装药品的不合格品的药与铝塑板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丸剂、片剂、胶囊剂的铝塑泡罩板装热封后产生的不合格物料通过手工上料置于高处带漏斗的料斗内;
(2)将步骤(1)所得的不合格物料根据剥离需要控制漏斗的下料口开启的大小,由漏斗的下料口进入公母耦合的轨道槽内;
(3)经公母耦合的轨道碾压使得丸剂、片剂、胶囊剂破铝箔而出继续行走时掉入第一容器内,而铝塑板的塑料泡罩和铝箔仍黏在一起继续走出掉入第二容器内,从而将铝塑泡罩板中的丸剂、片剂、胶囊剂与铝塑板的塑料泡罩和铝箔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中不合格物料置于1.2~1.5米高处带漏斗的料斗内。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料斗为带有弧形料斗,能让铝塑板的不合格顺利下滑至公母耦合的轨道的前端。
在本发明的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公母耦合的轨道包括母轨和公轨,所述公轨靠电机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铝塑板前行,母轨较大缝隙,能让铝塑板内物料脱落;所述公轨同时与母轨碾压铝塑板。
本发明分离后的药丸、胶囊或药片合格率能达到95%,且操作方法简单,生产速度较快,避免污染,设备投入成本低分,分离效果好,不受限制,大大降低了产品风险。
本发明是铝塑泡罩板装药品的不合格品的药与铝塑板的分离方法,该方法制备所得的药丸、胶囊或药片安全、有效、低成本、低风险,大幅提升不合格的处理效率,特别适合铝塑泡罩板装药品的不合格品的及时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取泡罩后的不合格骨筋丸胶囊铝塑板(残次品和废品)400kg,通过手工空上料置于1.3米高处带漏斗的料斗内,开启剥离设备,控制其出料口的下料速度30板/分钟,骨筋丸胶囊铝塑板滑落在宽度4.5-5cm且从上到下单板连续的带入轨道槽内,铝塑板在斜度为2~5°且从上到下慢慢走动(1板/2秒),装有药粉的胶囊从铝塑板内铝箔被轨道槽挤压而出,铝塑板的塑料泡罩和铝箔仍黏在一起继续走出,胶囊和黏在一起泡罩铝箔板分别流入不同的不锈钢桶内。完毕测得的各项数据如下:合格品281.50kg;不合格品98.45kg;损 耗5%;分离后合格品未发现外观不合格。
实施例2:
取泡罩后的不合格复方丹参片铝塑板(残次品和废品)820kg,通过手工空上料置于1.3米高处带漏斗的料斗内,开启剥离设备,控制其出料口的下料速度40板/分钟,复方丹参片铝塑板滑落在宽度4.5-5cm且从上到下单板连续的带入轨道槽内,铝塑板在斜度为2~5°且从上到下慢慢走动(2板/3秒),药片从铝塑板内铝箔被轨道槽挤压而出,铝塑板的塑料泡罩和铝箔仍黏在一起继续走出,药片和黏在一起泡罩铝箔板分别流入不同的不锈钢桶内。完毕测得的各项数据如下:合格品580.40kg;不合格品202.7kg;损耗4.5%;分离后合格品未发现外观不合格。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66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量移液器枪头快速装载装置
- 下一篇:封箱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