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DNAPL污染的地下水原位修复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7333.3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龙涛;林玉锁;陈樯;祝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28;C02F101/3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修复 抽提 井管 地下水 抽提装置 过滤装置 注水装置 排气孔 上端面 注水泵 注水管 污染 单泵 钻井 地下水污染 控制技术领域 液体环式泵 从上至下 混凝土层 膨润土层 系统应用 依次设置 抽提管 应用面 筛管 填砂 栅式 应用 土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DNAPL污染的地下水原位修复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受DNAPL污染的地下水原位修复系统,包括钻井、过滤装置、单泵抽提装置及注水装置;过滤装置包括混凝土层、膨润土层和填砂层,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钻井内;单泵抽提装置包括液体环式泵、抽提管、栅式筛管和井管;注水装置包括注水管、排气孔和注水泵,注水管一端插入至井管内部,另一端在地面与注水泵连接,并固定在井管的上端面;排气孔设置在井管上端面。本发明的一种受DNAPL污染的地下水原位修复系统应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抽提深度有限、无法确定抽提位置、抽提不彻底等难题,具有应用面广、抽提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受DNAPL污染的地下水原位修复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使其某种成分的含量超过土壤与地下水自净能力或者明显高于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基准或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标准,并引起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目前我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已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受到国家日益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近期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首次对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的大量使用;污水灌溉。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有: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威胁;污染物在农作物中积累,经由食物链富集于人体;以及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重非水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DNAPL)本身是由一种或几种液态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其在地下水中的形成一般是具有较大的数量,多为泄露和大量排放所致。由于DNAPL具有高密度、低界面张力、难降解性等特点,能穿透非饱和-饱和含水系统而滞留在含水层底部,因此,DNAPL是地下水中的一个持久污染源,其本身和溶解在其中的污染物会不断的溶解于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和含水层土壤。鉴于此,在一般的污染场地修复中,需首先检查场地内是否有DNAPL的存在,如果有应先将其去除方可开展后续的修复,否则修复后的土壤与地下水仍然会遭受其再次污染。
中国专利公开号:202539176U,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土壤与地下水挥发性有机物原位多相抽提处置装置。该实用新型由抽提井系统、抽提与气液分离系统和尾气净化系统组成。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污染物在涡旋气泵和罗茨真空泵产生的负压作用下,由抽提井系统吸入离心式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经过脱水干燥后的气体先进入过滤器过滤,经过旋涡气泵与罗茨真空泵再进入气液分离式活性炭吸附器,由活性炭对气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净化,净化完的气体经管道从排气筒排出。三套系统相结合应用,能达到对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离抽提并进行再次净化处理、达标排放的作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对典型工业污染场地能达到非常好的修复效果。该实用新型通过真空泵施加负压,利用大气压将水抽出,因此即便在理想情况下,对水的抽提深度也不能超过10米(距井口)。对于密度较大的DNAPL,抽提深度会更浅。
中国专利公开号:103926172A,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含水层中DNAPL污染物的表面活性剂强化修复过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发明采用二维可视化砂箱模拟含水层,可以直接观测和记录DNAPL污染羽在垂向和水平向的运移,并定量计算污染物的扩散面积变化,在修复效率估算和污染物迁移风险控制上具有直观可视化优势,可以在工程前期优化工艺尤其是优选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浓度。但是该发明中的注水是为了补充系统内的水量,并通过注水引入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其对DNAPL的修复效果,且注水与抽水不属于同一水源,起的作用与本发明专利中的作用完全不同。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7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