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7398.8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8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毕韵梅;杨耀宗;胡敏奇;邵立东;李杰;何福喜;刘玲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8/48 | 分类号: | C08F8/48;C08F8/30;C08F126/06;C08G63/685;C08G63/08;C08G63/06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 代理人: | 李行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一***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乙烯基 己内酰胺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环形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其特征在于:一种为环形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c-PNVCL,另一种为带有一个羟基的环形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c-PNVCL)-OH,其分子结构如下:
式c-PNVCL和(c-PNVCL)-OH中n=20~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环形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c-PNVCL和带有一个羟基的环形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c-PNVCL)-OH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
a.将丙炔醇和三乙胺溶于二氯甲烷中,丙炔醇、三乙胺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2.5~3.0:5~8;在0~5℃和搅拌下,滴加2-氯丙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所加入2-氯丙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与丙炔醇和三乙胺溶液的体积比是1:2~2.5,其中丙炔醇与2-氯丙酰氯的体积比为1:1.5~2.0;滴毕,在0~5℃搅拌反应30~60min,室温搅拌反应10~16h,过滤,滤液用饱和NaHCO3溶液分三次洗涤滤液,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过滤,蒸出溶剂,分离粗产物制得末端带有炔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剂alkynyl-Cl;
b.制得末端带有炔基、分子中含羟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剂alkynyl(-OH)-Cl;
c.制得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水合物Me6Cyclam;
d.在反应容器中加入N-乙烯基己内酰胺,抽真空充氮气多次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CuCl、CuCl2、Me6Cyclam、二氧六环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其中N-乙烯基己内酰胺、CuCl、CuCl2和Me6Cyclam的质量比为1000~1030:6~8:1:20~23,每ml二氧六环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溶有1~4g N-乙烯基己内酰胺,二氧六环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10~12;抽真空充氮气30~60min,加入引发剂alkynyl-Cl或者alkynyl(-OH)-Cl,其中引发剂与N-乙烯基己内酰胺的质量比为1:1000~1030,30~35℃反应1~3h,产物用蒸馏水溶解,过滤,滤液放入截留分子量为3500的透析袋中透析5~8天,减压蒸出水后,真空干燥制得末端带有炔基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alkynyl-PNVCL-Cl或者alkynyl(-OH)-PNVCL-Cl;
e.将叠氮化钠加入alkynyl-PNVCL-Cl或者alkynyl(-OH)-PNVCL-Cl)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每ml二甲基甲酰胺溶有0.2~0.5g alkynyl-PNVCL-Cl或者alkynyl(-OH)-PNVCL-Cl,叠氮化钠和alkynyl-PNVCL-Cl或者alkynyl(-OH)-PNVCL-Cl)的质量比为1:25~30,40~45℃,搅拌反应45~50h,减压蒸出二甲基甲酰胺,剩余物用四氢呋喃溶解后,经氧化铝柱层析、二氯甲烷为洗脱剂,除去残留的叠氮化钠,蒸馏浓缩后,真空干燥制得两末端各带有炔基和叠氮基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alkynyl-PNVCL-N3或者alkynyl(-OH)-PNVCL-N3;
f.将alkynyl-PNVCL-N3或者alkynyl(-OH)-PNVCL-N3溶于蒸馏水中,每ml蒸馏水溶有0.01~0.05g alkynyl-PNVCL-N3或者alkynyl(-OH)-PNVCL-N3,在28~32℃搅拌下,加入抗坏血酸钠和CuSO4·5H2O,所加抗坏血酸钠、CuSO4·5H2O和alkynyl-PNVCL-N3或者alkynyl(-OH)-PNVCL-N3的质量比为0.1~0.3:0.05~0.08:1,28~33℃搅拌反应20~28h,减压蒸出溶剂,剩余物用四氢呋喃溶解后,经氧化铝柱层析、二氯甲烷为洗脱剂,除去铜盐催化剂,蒸馏浓缩后,真空干燥制得环形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c-PNVCL或者(c-PNVCL)-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73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PPR管材的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虾壳提取壳聚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