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线卷入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充电线收纳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8192.7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8 | 分类号: | B65H75/4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柳江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卷入 装置 以及 包含 收纳 系统 | ||
1.一种充电线卷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接入部、绕线轴和绕线控制部,所述线束接入部、所述绕线轴和所述绕线控制部通过轮轴依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汽车充电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控制部包括线束拉动单元和绕线锁止单元,其中:
所述线束拉动单元与所述绕线轴相连接,带动所述绕线轴卷入充电线;
所述绕线锁止单元与所述线束拉动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充电线的拉出与回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汽车充电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拉动单元为发条装置,所述发条装置包括发条和发条盒,所述发条置于所述发条盒内,所述发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轮轴,所述发条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发条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汽车充电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发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卡槽固定于所述轮轴;所述发条盒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发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卡槽固定于所述发条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汽车充电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锁止单元包括壳体、凸轮和棘轮棘爪组件,所述凸轮和所述棘轮棘爪组件相连接,所述凸轮和所述棘轮棘爪组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汽车充电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棘爪组件包括棘轮和棘爪对,所述棘爪对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棘爪对与所述棘轮外端的轮齿相接触,所述棘爪对与所述凸轮外端的轮齿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汽车充电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对包括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通过内端的齿牙结构相啮合,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的外端为结构对称、相向的钩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汽车充电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和棘轮棘爪组件之间设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棘爪组和活动棘爪,所述棘爪组设于所述棘轮的端面,所述活动棘爪设于所述凸轮的端面,所述活动棘爪沿所述棘爪组滑动;所述棘轮组包括绕所述棘轮中心呈环形结构分布的若干个棘轮,所述活动棘爪置于所述凸轮端面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汽车充电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接入部包括端面壳和接触单元,所述接触单元包括面板、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端面壳固定于所述面板,所述面板的第一侧设有环形滑道,所述环形滑道、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的个数与充电线的线束对应,充电线的每根线束分支与所述第一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柱在所述环形滑道中滑动,所述面板的第二侧设有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二接线柱与各分支线束连接,分支线束汇合后经出线孔缠绕于所述绕线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汽车充电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紧单元,所述卡紧单元包括拉簧和压轮,所述压轮限制充电线,所述压轮通过所述拉簧固定于所述绕线控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汽车充电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端面设有支架,所述拉簧固定于所述支架。
12.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线卷入装置的充电线收纳系统,包括车载充电机、收纳主体和充电枪,所述充电线卷入装置置于所述收纳部,充电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相连接,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枪相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充电线缠绕于所述充电线卷入装置,所述收纳部固定于相当于汽油车加油口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81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控制装置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带有调节功能的缠绕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