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煮锅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9489.5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8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复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御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具,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营业用的快速煮锅。
背景技术
锅具容器已成为烹煮必备的器材,加热方式是将锅具容器架设于火源上 方,通过热交换的效果,而能将容器内的食物予以加热,目前的容器底部大都 为平面状,所以当热源与容器底面接触时,热源即会沿底面而朝向四周散出, 即造成火源停留于底面的时间过短,而降低加热效果,此举除了会增加加热时 间外,也会造成燃料的浪费,因此,传统的锅具容器由于加热效率较低,而已 不符合现今的节能要求,特别是对于需要同时烹煮大量食材的营业用途来说, 其锅具的加热效率更显得额外重要;故即有一种具快速加热的锅具容器问世, 而此种锅具容器主要在底部增设有导热结构(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 M401406),来增加整体的受热面积,进而达到快速加热及节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煮锅,其加热效率更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煮锅,包含一容器本体及一导热结构。
该容器本体具有一底部及一侧部,该侧部环设于该底部;该导热结构设于 该底部的外表面,该导热结构包含复数导热柱,各导热柱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 一凹沟,其中各导热柱的一端形成有一宽度较大的连接座,各导热柱通过连接 座连接于该底部。
所述各导热柱的宽度断面呈扁平状。
所述各导热柱的外周面分成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第三面,所述第一面 与所述第二面皆呈外凸弧面,所述第三面呈平面。
所述凹沟呈螺旋状地延伸围绕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及所述第三面。
所述各导热柱的外周面相对两侧界定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呈 尖凸状,所述第二端呈平直状。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连线方向朝向所述底部的中央处。
所述导热柱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呈内凹的弧状并且直径往该连接座方 向渐增。
所述底部更具一板体,所述各导热柱设于该底部的板体。
所述底部及所述导热结构的外表面覆有一铝层。
所述底部的周围更设有一呈环状的框座,该框座围绕所述导热柱,该框座 的周面形成有复数开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藉此,本发明的导热柱以及其表面的凹沟设计能增 加受热面积,提高整体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导热柱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导热柱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1:容器本体;11:底部;111:板体;12:侧部;21:导热柱; 210:凹沟;211:第一面;2111:第一面;212:第二面;2121第二面;213: 第三面;214:第一端;215:第二端;216:中间段;217:连接座;218:倒 角结构;3:框座;3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然并非 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的快速煮锅,包含一容器本体1及一导热结构。
该容器本体1具有一底部11及一侧部12,该侧部12环设于该底部11, 该侧部12与该底部11围构一容室;其中该容器本体的形状尺寸可视用途作设 计,非限定容器需在特定形状,如方形或圆形容器皆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御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御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9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