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膀胱湿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9667.4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连才 |
主分类号: | A61K36/79 | 分类号: | A61K36/79;A61K36/704;A61P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膀胱 湿热 前列腺 增生 药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膀胱湿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前列腺增生(别名:前列腺肥大英文:hyperplasia of prostate gland,BPH)是老年男子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是由于前列腺的逐渐增大对尿道及膀胱出口产生压迫作用,临床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间尿次增加和排尿费力,并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和血尿等并发症,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发病日渐增多,对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前列腺增生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属中医“癃闭”范畴。病位在膀胱,主要症状是尿闭或排尿点滴不畅,气滞血瘀、湿热痰浊均可导致膀胱气化受阻而发为本病。“癃闭”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就是“膀胱湿热”,即湿热蕴结膀胱,进而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因为滞留的津液未经过升腾和气化,故上不能输布上焦而致口苦口黏;下不走尿道,导致小便点滴不通,或者尿量极少。症见:平素夜尿症状明显,突然出现小便频数黄赤,昼夜均甚,尿急,尿线细,溺时隐痛或刺痛,尿道有灼热感,余沥不尽。伴低热,口渴欲饮,血尿,大便秘结,甚至小便不通,小腹胀满,欲解不利,呈点滴状。小便常规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或细菌。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针对前列腺增生症,目前一般采取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以及中药和植物制剂,缓解了患者下尿路症状,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及并发症发生亦或是外科手术治疗。中医药及植物制剂在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方面获得一定临床疗效,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膀胱湿热型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确切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治疗膀胱湿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既能较快缓解BPH患者的临床症状、又能缩小前列腺体积,且价格便宜、无副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膀胱湿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黄芪、车前子、萹蓄草、蜈蚣萍、菟丝子、五味子、海藻、决明子、川牛膝为药用原料制成,所用药用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15-20份、车前子25-30份、萹蓄草25-30份、蜈蚣萍18-24份、菟丝子13-18份、五味子7-11份、海藻13-18份、决明子18-23份、川牛膝15-20份。
优选地,上述所述治疗膀胱湿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用药用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18份、车前子27份、萹蓄草28份、蜈蚣萍20份、菟丝子15份、五味子10份、海藻15份、决明子21份、川牛膝17份。
一种上述所述的治疗膀胱湿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取黄芪、车前子(包煎)、萹蓄草、蜈蚣萍、菟丝子(包煎)、五味子(包煎)、海藻、决明子(包煎)、川牛膝,用所述药用原料总重量提份5-8倍的水,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05-1.15g/ml(60℃),然后加乙醇使溶液的含醇量为50%-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制得药材干膏粉,即得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一种治疗膀胱湿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制剂,所述的制剂包括上述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剂用辅料,如必要的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分散剂等按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剂型。
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口服剂。
作为再次优选,所述的口服剂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软胶囊剂、滴丸剂中的一种。
方解:方中车前子甘寒能清热养阴,具清热利尿、渗湿通淋之功;萹蓄草苦寒能泄热,能清利膀胱湿热而利水通淋;蜈蚣萍清热解表,利水消肿,三药共伍具有良好的通利小便、渗湿泄热,泄热而不伤阴,为君药。黄芪性温,归脾胃经,补气固表,主升;决明子微寒,入肝经清热明目,入大肠经润肠通便,主降,二药一升一降,共达气升水降之功,使小便得调,为臣药。菟丝子滋补肝肾、固精缩尿;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二药合用补肾阳又补肾阴,如此肾气充实,固摄有权,膀胱气化有力,开阖有度,能够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为佐药。海藻苦咸能软坚散结、消痰利水;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药下行入肾经,为使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化气行水、消瘀散结之功效。
本发明所用各药用原料的药理学研究现状如下:
黄芪:甘,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连才,未经周连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96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