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二苯基膦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20320.1 申请日: 2014-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4478928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1
发明(设计)人: 傅滨;谢磊;麻红利;张振华;覃兆海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F9/50 分类号: C07F9/50;C07F9/6553;C07F9/655;B01J31/24
代理公司: 北京麟保德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8 代理人: 韩建功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苯基 取代 不饱和 羧酸 酯化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α-二苯基膦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磷化合物不仅在农药和医药等精细化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过去四十年以来,在手性合成领域有机磷化合物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有机膦试剂被发掘应用到各种催化反应中,有些已经被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如BINAP,JosiPhos和Du-Phos等(Science,1992,258,584;Acc.Chem.Res.1983,16,106;J.Am.Chem.Soc.1991,113,8518.)

不同骨架连接的膦基化合物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在某些反应上显示出独有的特色。本发明涉及到α-二苯基膦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结构。该结构双键一端连接膦和羧酸酯,酯基能够衍生为其它的基团,该类化合物可以进一步生成双键连接的膦-杂原子化合物。催化反应时,磷与电负性大的杂原子与金属配位,产生催化作用。目前已经发现该类骨架通过双键一端控制两个配位基团,调节其金属络合物的结构,在催化反应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仅有几个相关报道的例子(ZL200910087763.3)。本发明涉及的α-二苯基膦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通过它们能够进一步转化制备双键连接的膦基-杂原子催化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α-二苯基膦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一种α-二苯基膦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Ar为芳香基或杂环芳香基,R为烷基或芳香基。

所述Ar为Ph(苯基)、p-MePh(对甲基苯基)、p-MeOPh(对甲氧基苯基)、p-FPh(对氟苯基)、p-ClPh(对氯苯基)、m-BrPh(间溴苯基)、2-噻吩基、5-甲基噻吩基、2-呋喃基、5-甲基-呋喃基或2-萘基;所述R为CH3或CH2CH3

一种α-二苯基膦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α-卤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的制备:由磷叶立德III与相应的芳香醛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α-卤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磷叶立德III按照通常的方法制备由卤代乙酸酯与三苯基膦制备得到。(Can.J.Chem.1997,75,1315-1321;Chem.Eur.J.2012,18,10362-10367.)

(2)α-二苯基膦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的制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α-卤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与二苯基膦反应得到一种α-二苯基膦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在已有的文献报道中,仅仅是二苯基膦与芳基卤发生偶联反应,最后得到三芳基膦化合物,本发明首次将该反应应用到烯基卤与膦的偶联反应,并得到双键骨架的膦基羧酸酯。(参考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2,645,14-26.)

所述α-卤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其中所述X为I,Cl,Br,优选为I。

所述磷叶立德III的结构如下:

所述α-二苯基膦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的制备反应流程如下:

所述步骤(1)经过Wittig反应和卤代试剂反应;步骤(2)中催化剂为钯盐催化剂。

所述步骤(1)中所使用的溶剂为惰性溶剂,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苯、四氢呋喃等;卤代试剂为X2分子或NCS(N-氯代酰亚胺)或NBS(N-溴代酰亚胺)或NIS(N-碘代酰亚胺),其中所述X为I,Cl,Br,优选为I;卤代试剂与磷叶立德III的摩尔比为1:1.1;反应温度低于室温,-40~10℃为最佳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2~24小时;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在反应体系中添加Na2CO3,NaHCO3或K2CO3,Na2CO3,NaHCO3或K2CO3的添加量为磷叶立德III摩尔比的1~10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0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