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雾法制备铜合金粉的中频炉熔炼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0512.2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3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旭晶粉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10;C22C9/00;B22F9/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441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雾 法制 铜合金 中频 熔炼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雾法制备铜合金粉的中频炉熔炼工艺。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制粉方法有雾化法,雾化法属于机械制粉法,雾化法包括气体雾化和水雾化。对于全球性形铜合金粉传统生产方法均采用惰性气体雾化,工艺流程中惰性气体制造设备昂贵,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中有粉尘污染。水雾化法生产铜合金粉成本低、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水雾法制备铜合金粉先要将铜合金块进行熔炼,然后水雾制粉,再干燥烘干。铜合金块的熔炼过程,是水雾法制备铜合金粉的第一步,因而也是水雾制粉的关键步骤。目前的熔炼工艺不理想,进而导致水雾法生产的全球形铜合金粉末成分不均匀,在喷射时球形度不好,生产的铜合金粉末,合金相不均匀、偏聚,在制造成双金属板时容易起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雾法制备铜合金粉的中频炉熔炼工艺,通过在熔炼过程中加入非金属矿产来改变熔融铜的表面张力,同时调整合金液的温度,使得铜合金液在被雾化成细小颗粒的时候,由于表面张力的增大而易形成全球形;同时加入盐类,利用盐类高温分解出大量气体在铜合金液内部,对铜合金液产生微观搅拌作用,从而达到改善合金相不均匀的缺点,提高喷射时球形度,使生产的全球形铜合金粉末成分均匀,喷射时球形度好,合金相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雾法制备铜合金粉的中频炉熔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频炉刷黑炭粉预热烘干,预热温度控制在300-500℃,保温20-30min;
(2)中频炉预热后,将铜合金块装入中频炉中,使温度达到1100-1200℃,当铜合金块熔化成铜合液后,加入铜合金块重量的0.5-0.7%非金属矿产进行搅拌,然后控制温度达到1300-1350℃;
(3)再加入铜合金块重量的0.3-0.5%盐类,进行搅拌,然后控制温度达到1400-1500℃;
(4)熔炼后,将铜合金液过热200-300℃。
步骤(2)中所述的非金属矿产元素为磷。
步骤(3)中所述的盐类为碳酸钙。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水雾法制备铜合金粉的中频炉熔炼工艺,通过在熔炼过程中加入非金属矿产来改变熔融铜的表面张力,同时调整合金液的温度,使得铜合金液在被雾化成细小颗粒的时候,由于表面张力的增大而易形成全球形;同时加入盐类,利用盐类高温分解出大量气体在铜合金液内部,对铜合金液产生微观搅拌作用,从而达到改善合金相不均匀的缺点,提高喷射时球形度;熔炼后过热处理,保证了制备的铜合金粉的松装密度。本发明的水雾法制备铜合金粉的中频炉熔炼工艺,可以提高水雾法制粉过程中喷射时的球形度,使生产的全球形铜合金粉末成分均匀,球形度好,控制铜合金粉的松装密度为5.0-5.5/cm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未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水雾法制备铜合金粉的中频炉熔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频炉刷黑炭粉预热烘干,预热温度控制在300℃,保温30min;
(2)中频炉预热后,将铜合金块装入中频炉中,使温度达到1100℃,当铜合金块熔化成铜合液后,加入铜合金块重量的0.5%硫矿进行搅拌,然后控制温度达到1300℃;
(3)再加入铜合金块重量的0.3%碳酸钡,进行搅拌,然后控制温度达到1400℃;
(4)熔炼后,将铜合金液过热200℃。
实施例2:
一种水雾法制备铜合金粉的中频炉熔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频炉刷黑炭粉预热烘干,预热温度控制在500℃,保温20min;
(2)中频炉预热后,将铜合金块装入中频炉中,使温度达到1200℃,当铜合金块熔化成铜合液后,加入铜合金块重量的0.7%磷矿产进行搅拌,然后控制温度达到1350℃;
(3)再加入铜合金块重量的0.5%碳酸钙,进行搅拌,然后控制温度达到1500℃;
(4)熔炼后,将铜合金液过热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旭晶粉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旭晶粉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0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晶扩散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件井式热处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