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固载纳米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0940.5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9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章俊良;朱凤鹃;罗柳轩;沈水云;夏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42 | 分类号: | B01J2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陈少凌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固载 纳米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固载纳米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属于材料合成和电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其运行温度低(80℃左右)、功率密度高、启动快、功率匹配速度快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在诸多类型的燃料电池中,H2/空气PEMFC是轻型汽车和建筑物供能的首选。然而PEMFC阴极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需要价格昂贵的铂(Pt)金属对其进行催化,这极大地阻碍了PEMFC大规模应用的进程,而提高铂的利用率以及活性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
当燃料电池催化层的铂载量一定时,提高铂碳Pt/C催化剂自身的铂含量可以有效地减薄催化层厚度,从而降低电池的欧姆阻抗以及传质阻力,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以及电池性能并降低燃料电池成本。现有Pt/C催化剂制备的研究报道颇多,制备得到的铂含量以及分散性也各有不同,主要的方法有胶体法、液相还原法以及浸渍法等,有的方法使用乙烯乙二醇(EG),四氢呋喃(THF),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有机物作为溶剂;有的使用六羟基铂酸或者铂酸盐作为铂源;有的使用大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N,N-二甲基苯胺以及聚丙烯酸钠等作为稳定剂,而这些方法用于实际大规模生产可能会出现如下的问题,如环境友好问题、工序繁琐问题、原材料昂贵问题,催化剂上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等,且当需要制备的Pt/C催化剂中Pt含量要求高(>40%)时,铂颗粒粒径极易变大且在碳载体上的分散性也变差,这反而影响了铂的利用率,从而开发适于规模化生产的铂含量高且分散性好的Pt/C催化剂制备工艺对于推进PEMFC的商业化进程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Pt/C制备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的高铂含量Pt/C催化剂的合成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制成的催化剂铂含量较高、铂颗粒分散性好且催化氧还原性能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固载纳米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含有铂源和碳载体的悬浮液;
b、在步骤a制备的悬浮液中加入酸至体系的pH为2~10,再加入还原剂,于60~100℃进行还原反应;或
将步骤a制备的悬浮液进行过滤,将滤渣进行干燥后在氢气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氛中加热至200~300℃进行还原反应;
c、将步骤b得到的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得到碳固载纳米铂催化剂;
其中,步骤a中所述的悬浮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有铂源的混合溶液加热至50~100℃后,加入碳载体,分散均匀;或将碳载体加入到含有铂源的混合溶液中,分散均匀后,加热至50~10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含有铂源的混合溶液由尿素、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碱中的至少一种与铂化合物共同溶解于水溶剂中形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铂源选自氯铂酸、氯铂酸钠、氯铂酸钾、氯铂酸铵、六羟基铂酸钠、六羟基铂酸钾、二氯四氨合铂、四氯六氨合铂和氯化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碳载体选自炭黑、活性炭、石墨碳、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介孔碳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酸为硝酸、醋酸、柠檬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还原剂为甲酸、甲醛、水合肼、硼氢化钠、L-抗坏血酸和乙二醇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c中所述的洗涤的方式包括滤膜透析和过滤;所述干燥的方式为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或普通加热干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包括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氢盐、碳酸盐、磷酸盐或磷酸氢盐,如LiHCO3、NaHCO3、KHCO3、CsHCO3、Li2CO3、Na2CO3、K2CO3、Cs2CO3、Na3PO4、K3PO4、Na2HPO4以及K2HPO4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铂源的总摩尔数与还原剂的摩尔数之比为(1:2)~(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制备方法经济简便易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0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浇口热流道系统
- 下一篇:多层多浇口浇注环套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