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非线性结构的应变时间历程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2155.3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7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刚;陈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鞠永善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非线性 结构 应变 时间 历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计算非线性结构的应变时间历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循环载荷中记录的载荷的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所述循环载荷由载荷的大小和载荷时间的关系表示,所述幅值由表示循环载荷的所述载荷时间和所述载荷大小的关系中记录的载荷最值减去载荷平均值得到;
根据预先在所述载荷的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设置的多个增量步,通过仿真的方式得到所述载荷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之间的所述多个增量步的应力;
判断所述载荷的所述最大幅值和所述最小幅值之间的任一载荷的应力是否在仿真中得到,得到一判断结果;
若判断结果指示所述载荷的应力未在仿真中得到,则通过插值计算的方式得到所述载荷的应力;
将得到的所述载荷的应力记录到预先设置的记录所述应变时间历程的列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非线性结构应变时间历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循环载荷的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步骤包括:
通过对所述非线性结构的载荷谱进行分析,将所述非线性结构的载荷谱转换成多个循环载荷;
获取每个循环载荷中记录的最值和平均值;
通过获取的最值减去平均值得到每个循环载荷的幅值;
从得到的每个循环载荷的幅值中获取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非线性结构应变时间历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插值计算的方式,得到所述载荷的应力步骤包括:
利用离所述载荷最近的两个增量步得到的应力,通过插值计算的方式,得到所述载荷作用下的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非线性结构应变时间历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1对所述载荷的应力进行计算:
其中,P(ti)表示时间为ti时的载荷,[σij]i表示载荷P(ti)作用下的应力;表示通过有限元分析的第i个增量步施加的载荷;表示通过有限元分析第i+1个增量步施加的载荷;[σij]ifea表示通过有限元分析加载的应力;[σij]i+1fea表示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得的作用下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21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