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递进式胶圈发射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3049.7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6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飞;董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特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递进 胶圈 发射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套扎器应用领域,特别是套扎器中胶圈的发射部分。
背景技术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现今医学对于痔疮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该方法费用高,术后创伤面积大,患者疼痛难忍,鉴于此种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开始采用痔疮套扎器,该痔疮套扎器是通过负压吸住痔疮病灶组织,然后用橡胶圈套扎,橡胶圈下的组织将逐渐因血液不循环而坏死脱落,最终排出体外。
中国专利201220254047.7公开了一种痔疮套扎器,它是采用牵引线将每一发胶圈套扎于病灶部位,具体为当牵引线在牵引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时,即将橡胶圈拉向前方,直至从管口脱落,当其在牵引线的牵引下从管口脱落时,遂将被负压收入管口的痔疮组织牢牢套扎住,依次原理每对线结都可拉动一个胶圈,该种套扎器虽然也能够对病灶部位进行套扎手术,但是其操作不便。
申请号为201010611509.1公开了一种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它包括枪壳、负压吸管、活动推管、推动块、推动套固定座、吸嘴固定座、推动套、吸嘴、负压气缸、负压手柄、推动手柄和释放阀,该发明实现了持续负压,只需一次操作即可将痔疮病变组织完全吸入吸嘴中,不需要重新操作,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负压消除装置,方便了病灶组织的分离,但是该发明在套扎病灶组织时,是通过推动手柄按压来实现吸嘴上的套扎圈推到病灶组织上,该发明只能进行一次套扎工作,如果需要再次进行套扎的话,则需要重新装上套扎圈,这样就较为麻烦,连续性差,同时该发明具有负压手柄和推动手柄,装置整体看上去复杂,结构不够合理,而且医护人员在操作时会存在干涉的情况,不够简洁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胶圈连发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递进式胶圈发射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递进式胶圈发射机构,包括内管和套管,所述内管用于装载胶圈,所述套管套装于内管上,所述套管受力相对于内管运动或者内管受力相对于套管运动时可使胶圈受迫在内管上向外平移。为实现胶圈在套扎器上的连发,本方案采用内管与套管的相对运动,从而来推动胶圈的平移,具体地说,套管相对于内管运动时,内管不动,套管可以作用于胶圈,从而迫使胶圈在内管上移动;或者也可以是套管不动,内管相对于套管运动,由于胶圈安装在内管上,内管虽然在移动,只要保证套管可以与胶圈产生力作用,同样也能够使胶圈在内管上平移,本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套扎器中胶圈的连发动作。
所述套管前端具有牙,所述牙环绕分布在套管的管口上,在套管的圆周面上靠近牙处具有若干舌片组,所述舌片组由周向环绕分布的舌片组成,每个舌片组为并排分布于套管的圆周面,所述舌片组中的舌片的舌尖均向内倾斜。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胶圈在内管上的同步移动,一种方式:所述内管前端具有用于安装胶圈的安装部,所述各安装部之间还设置有过渡段,安装部之间通过过渡段相连,所述安装部包括后锥段、圆柱段和前锥段,所述后锥段的大端与圆柱段的一端相连,所述圆柱段的另一端与前锥段的大端相连,所述前锥段的小端为所述内管的管口,后锥段小端与内管本体相连。其中安装部上的圆柱段是用来放置胶圈的,前锥段主要是导向作用,便于胶圈的进入,后锥段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胶圈的滑入,另一方面是防止胶圈脱出。
安装部可以选择多个,胶圈也可以是多个,将多个胶圈安装在安装部后,内管上的牙作为首个胶圈的推动着力点,该牙可以将胶圈从内管上推落,而牙后方的舌片组,其作用在于能够将排在后方的胶圈移动至前一个胶圈的位置,也就是说将首个胶圈推落完成套扎的过程中,舌片组会把第二个胶圈推至首个胶圈的位置,即第二个胶圈可以迅速补位,然后再次用套管上的牙可以将第二个胶圈推落,此时第三个胶圈又迅速补位。
另一种方式:所述内管前端具有用于安装胶圈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肋板组,所述肋板组由若干肋板周向均布而成,每个肋板组轴向并排设置在安装部上,相邻的肋板组的肋板在内管轴向方向上表现为相互错开,每个肋板组的肋板之间能容纳所述牙和舌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特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特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3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