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楠(蚌壳树)种子催芽及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3210.0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呈祥;马艳萍;卢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宇峰 |
地址: | 52606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楠 蚌壳 种子 催芽 育苗 方法 | ||
1.油楠(Sindora glabra Merr.ex de Wit)(蚌壳树)种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适时采种:每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荚果成熟开裂,果荚及种子从树上散落地面,及时收集,种子袋中保藏;
B.选择色深、饱满、外形优美的种子,于翌年3月中下旬水浸催芽处理24小时,然后以98%浓硫酸酸蚀处理30分钟,清水冲洗3小时后,播种至温室或拱棚中的育苗床上培育芽苗;
C.在播种后的育苗床上覆盖细沙;
D.将出苗30天内的芽苗及时移植到育苗营养袋中培育,称为袋苗培育;
E.将培育35~40天后的袋苗移植到大田中,培育大田苗;
F.大田培育阶段,前期即从棚室中移出后30天内,应注意遮阳,可选择遮阳率为50%的遮阳网覆盖;此后,应保持圃地阳光充足;常规管理工作同一般热带树苗的培育,大田培育阶段相对较长,第2年春天应开沟定植;
G.苗木出圃:从造林绿化角度,油楠出圃苗株高应达150cm,基部直径大于7.5mm,主干端直,无分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楠种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育苗床的基质组成为:60%泥炭土,40%洁净河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楠种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覆沙厚度为1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楠种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营养袋中的基质组成为:30%泥炭土、20%洁净河沙、50%田园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楠种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定植时去掉育苗袋,压实土壤并浇定根水,定植的株行距可为0.4m×0.8m,施足腐熟有机肥作基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学院,未经肇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32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球盖菇的规范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美国凌霄的改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