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轮系的润滑支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3274.0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0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俊;何爱民;钱荣;李红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杨文晰;孙忠浩 |
地址: | 211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润滑 支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轮系的润滑支路。
背景技术
行星轮系的变速原理其实就是遵循了齿轮变速的原理,它有一个轴线位置固定的齿轮叫中心轮或太阳轮,在太阳轮边上有轴线变动的行星轮,行星轮支撑构件行星架,它们即要自转又要公转。工作中行星架同时担负着动力传递功能。由于行星轮系中存在行星架支撑轴承,行星轮支撑轴承、以及行星轮与太阳轮的啮合齿等多个部位需要润滑。
由于行星轮系润滑支路一般包括静止的箱体油道和运动中的行星架油道,箱体油道和运动中的行星架油道之间的过渡连接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图1揭示了一种目前实现箱体油道和运动中的行星架油道之间动静结合的传统过渡连接模式,由图1可见,在箱体油道与行星架油道之间设置了一个“L”形油环25,“L”形油环25一端与箱体油道6的出油口对接,另一端与行星架的径向油道17对接,这种动静过渡连接的方式,确实能够解决实现动静油道对接的功能,为构建行星轮系的润滑支路创造条件,但是,这种过渡连接模式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L”形油环的耗材较多,使用成本较大,在“L”形油环上加工“L”油道的工艺要求也高,加工难度也大,此外,在实际安装中,“L”形油环的安装精度要求也高,既要考虑与箱体油道出油端口的对位连接,又要考虑与行星架油道进油口的对位连接,安装往往需要采取定位措施。如何改变行星轮系润滑支路中动静过渡连接的方式是降低行星轮系加工成本和简化安装工艺要求的关键,这些都是本领域迫切需要通过技术改进来解决的具体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行星轮系润滑支路中存在的通过“L”形油环实现润滑支路中动静过渡连接方式存在的耗材较多、加工难度大、安装精度要求高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行星轮系的润滑支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星轮系的润滑支路,包括箱体油道、行星架油道、行星轮销轴油道,其特征在于:箱体上设有行星架轴颈的安装孔,箱体油道出油端口位于行星架轴颈的安装孔中;所述的行星架油道包括相互沟通的轴向油道和径向油道,箱体油道出油端口通过组合环形油道与行星架油道中的轴向油道进油端口沟通;所述的组合环形油道包括定滑环和动滑环,定滑环定位于箱体油道出油端口的内侧,动滑环定位于行星架的支撑颈上,组装后动滑环位于箱体油道出油端口的外侧,定滑环和动滑环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箱体油道出油端口的直径;由箱体的行星架轴颈安装孔内壁、行星架轴颈外壁以及定滑环和动滑环内壁合围形成组合环形油道。
本发明中:箱体上设有环形油槽,环形油槽的宽度大于箱体油道出油端口的直径,箱体油道出油端口位于环形油槽中,行星架上设有对应的环形油槽,行星架油道中轴向油道的进油端口位于对应的环形油槽中,组装后,定滑环和动滑环分别位于两环形油槽不同侧的沿口上,组合环形油道由箱体的环形油槽、行星架上对应的环形油槽以及定滑环和动滑环内壁合围而成。
本发明中:所述的定滑环和动滑环相背面上均至少设有三个定位槽,箱体和行星架的支撑颈上分别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柱,定滑环和动滑环通过定位槽和对应的定位柱分别定位于箱体油道出油端口的内侧和行星架的支撑颈上。
本发明中:所述的定位槽为轴向段和弧形段组成的类似于“L”形的槽,其中,轴向段由定滑环和动滑环的相背面沿轴向切入,在轴向段末端沿动滑环运动方向反向延伸形成弧形段,弧形段分别位于定滑环和动滑环的外缘上,类似于“L”形槽的深度与对应的定位柱的高度匹配。
本发明中:行星架油道中径向油道的出油口设有环形油槽,行星架油道通过环形油槽与行星轮销轴油道沟通。
本发明中:所述定滑环和动滑环的材质为锡青铜合金。
本发明中:所述的箱体油道还设有行星架后端支撑轴承润滑的油孔,行星架油道还设有对太阳轮润滑的喷油环,行星轮销轴油道分别设有对行星轮轴承润滑的油孔和对前端支撑轴承润滑的喷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3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档器换档驱动结构总成
- 下一篇:一种车辆用十挡液力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