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冷水机组诱导送风与辐射一体化空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3766.X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4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司强;张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06 | 分类号: | F24F3/06;F24F1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水机组 诱导 送风 辐射 一体化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单冷水机组诱导送风与辐射一体化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相比传统空调方式能量损耗和噪声大、舒适度低和空气品质问题等缺陷,具有高舒适性和高效节能性,且安装方便、节约空间的辐射空调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全水式吊顶辐射空调系统和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但是,该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1.漏水问题,辐射空调系统的冷热媒管路都是安装在装饰层的里面,一旦出现管路漏水现象,维修起来较为麻烦;2.比传统的空调方式成本高;3.有结露的可能,当顶板辐射板表面温度低于空调房间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就会产生结露问题,影响人们的舒适感以及辐射空调的供冷能力。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解决方式为配制独立的送风系统,利用送风来控制空调房间内空气露点温度。对发展于北美地区的独立新风系统的研究,由于时间相对较短,与辐射空调系统耦合方式与控制方法的优化的研究还相对欠缺,要实现两种优势技术手段的结合还需要从设计方式和控制方法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室内末端需要同时安装送风设备和辐射板,占用较大室内空间,在两者的耦合运行和室内温度分布优化上难度高。主要负责处理显热负荷的辐射板采用高温冷源,新风包括除湿空气则需要低温冷源,由于两者所需冷媒水温度范围不同,若采用同一冷源,则会造成高品位能源的浪费。因此目前无论是在实际工程还是系统实验研究中,均采用两套冷热源和冷水机组分别对辐射板和空气处理机组进行供冷。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增加了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另一方面在系统运行管理和优化上也相应提高了难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冷水机组诱导送风与辐射一体化空调装置,能灵活多变地满足各季节的空调需求,运用辐射、诱导送风技术和非共沸制冷剂双蒸发器冷水机组的耦合,达到高舒适性和可控性的效果。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冷水机组诱导送风与辐射一体化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位于室内的辐射诱导器、分段式空气处理机组、双蒸发器冷水机组、冷却塔、补水箱、循环泵、辅助电加热器、流量控制电动阀、循环水泵和回风管,室内的壁面上开有上方回风口和下方回风口;所述的辐射诱导器包括静压箱、带翅片的铝制换热盘管和箱体,箱体的底部设有辐射板,辐射板固定连接在箱体的竖直壁面上,辐射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诱导回风口,箱体上部设有两块导风板,两块导风板固定连接在箱体上,且两块导风板之间设有二次侧送风喷嘴,箱体中设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固定连接在辐射板上,两块挡板之间有空隙,两块挡板和辐射板之间形成诱导混合室,诱导回风口位于诱导混合室外侧;二次侧送风喷嘴和两块挡板之间的空隙相对;静压箱固定连接在箱体上方,静压箱上设有一次侧进风口,一次侧进风口与二次侧送风喷嘴相对;换热盘管贴覆在辐射板表面,且换热盘管位于混合室内;辐射板上设有送风孔,该送风孔与诱导混合室连通;所述的分段式空气处理机组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混合段、表冷段、加热段、加湿段和风机段,风机段通过一次侧送风管与静压箱的一次侧进风口连接;一次侧送风管中设有第一风量调节阀和第一风阀,新风进风管通过第二风阀与混合段连接;所述的回风管的一端位于室内,回风管的另一端位于室外,回风管位于室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风量调节阀,回风管位于室外的管路上设有产生负压段的风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三风量调节阀,且第一支路的末端与风机段连通;第二支路上设有与室外环境相通的第三风阀,第二支路通过第四风量调节阀与混合段连通;所述的双蒸发器冷水机组包括高温套管式蒸发器、低温套管式蒸发器、压缩机、套管式冷凝器、冷却水循环水泵和储液罐;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与套管式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连接,套管式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与储液罐的入口连接,套管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一阀门与冷却塔的冷却水入口连接,冷却塔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循环水泵与套管式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口连接;储液罐的出口通过干燥过滤器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连接至低温套管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一路通过第一截止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与高温套管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连接;低温套管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二阀门至高温套管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连接,一路通过第二截止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与压缩机的制冷剂进口连接,高温套管式蒸发器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三阀门与压缩机的制冷剂进口连接;低温套管式蒸发器的冷冻水出口通过第四阀门与辅助加热器的进口连接,辅助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与空气处理器的表冷段内的换热盘管进口连接,表冷段内的换热盘管出口通过第七阀门与循环水泵的入口连接,流量控制电动阀的一端连接在第七阀门和循环水泵之间的管路上,流量控制电动阀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之间的管路上;循环水泵的出口经过补水箱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八阀门和第九阀门与高温套管式蒸发器的冷冻水进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第十阀门与低温套管式蒸发器的冷冻水进口连接;高温套管式蒸发器的冷冻水出口分成二路,一路通过第十一阀门与低温套管式蒸发器冷冻水进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三阀门与辐射诱导器的换热盘管的进口连接,换热盘管的出口通过循环水泵和第十四阀门与高温套管式蒸发器的冷冻水进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3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数据中心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蓄热式蒸汽供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