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生产硬脂酰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5647.8 | 申请日: | 2014-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8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韩胜兵;蒙鸿飞;齐国栋;李小利;沈精平;李晓明;陈玫君;孟柱;乔鼎;何玉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3/42 | 分类号: | C07C53/42;C07C51/6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生产 硬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相光气连续鼓泡反应生成硬脂酰氯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硬脂酰氯(Stearoyl acid chloride,又名十八酰氯)是一种农药中间体,也是造纸中性施胶剂—-烷基稀酮二聚体(AKD)的生产原料,由工业用硬脂酸在催化剂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催化下,与光气反应生成的酰化产物。其反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催化剂活化阶段
光气与二甲基甲酰胺反应生成活性集团(1),活性集团(1)很不稳定,很快放出一分子的CO2,并生成活性集团(2)
2、活性集团(2)与硬脂酸反应生成硬脂酰氯,并重新生成二甲基甲酰胺,同时放出一分子的HCl
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但放热量不大,属于受传质控制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大量废气生成,体系中还未反应完全的光气会随废气带出,现有较为成熟的工业化生产中,一般采用搪瓷搅拌反应釜,搅拌速度较慢,传质强度不高,反应速度较慢,反应周期长达12小时以上,并且采用间歇生产,光气过量比高,光气浪费严重。
专利CN 102633620 A,公开了一种液相光气法生产硬酯酰氯及其同系物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实现连续生产,但采用液相光气,反应体系压力较大,液相光气比较危险,工业生产控制困难;液相光气的使用使光气的过量比增大,该方法虽然有光气冷却回收工艺,但过量光气混合在反应生成的大量CO2和HCl中,冷却回收困难,回收率不高,使光气浪费严重。并且采用液相光气,产品中焦油含量高,后续处理困难。
专利CN 203448074 U,公开了一种旋流板甘油氯化氢鼓泡用于生产环氧丙烷的装置,该方法物料有腐蚀性HCl存在,为达到深度加成,气相原料与液相原料在单塔之间为逆流,三塔之间采用并流进行。该专利为强化鼓泡塔内传质,增设许多特制旋流板,强化汽液传质,且三塔的设备结构与设备尺寸一致。
综上所述,现有生产硬脂酰氯的技术大都在搅拌釜中反应、传质效率差,反应速度缓慢,或反应条件苛刻,光气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速度较快、工艺控制方便、产品质量高、光气利用率高的连续硬脂酰氯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生产硬脂酰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连续生产装置实现该方法;所述连续生产装置为:一号鼓泡塔(1)、二号鼓泡塔(2)和三号鼓泡塔(3)依次串流方式连接;一号鼓泡塔(1)底部连接一号塔底泵(7)和一号换热器(4),一号换热器(4)连接二号鼓泡塔(2);二号鼓泡塔(2)底部连接二号塔底泵(8)和二号换热器(5),二号换热器(5)连接三号鼓泡塔(3);三号鼓泡塔(3)底部连接三号塔底泵(9)和三号换热器(6)
三号换热器(6)连接出料口(13);一号鼓泡塔(1)上部设有液相进料口(11),二号鼓泡塔(2)和三号鼓泡塔(3)下部设有气相进料口(10);二号鼓泡塔(2)顶部设有排气口(12);
具体生产步骤为:
a.硬脂酸及催化剂由液相进料口(11)按比例由一号鼓泡塔(1)顶部连续进料,依次串流进入二号鼓泡塔(2)和三号鼓泡塔(3);通过一号塔底泵(7)、号塔底泵(8)和三号塔底泵(9)的强制循环,提高传质效果,加强反应速度,粗产品硬脂酰氯最终由三号塔底泵(9)经出料口(13)排出,最后进入酰氯精制工序;
b.新鲜光气从气相进料口(10)通过一号鼓泡塔(1)和三号鼓泡塔(3)连续鼓泡,一号鼓泡塔(1)排气进入二号鼓泡塔(2)中部,三号鼓泡塔(3)的排气进入二号鼓泡塔(2)底部,排气中未反应完全的光气继续参与反应,二号鼓泡塔(2)顶部排气由排气口(12)进入后续盐酸吸收工序。
所述一号鼓泡塔(1)、二号鼓泡塔(2)和三号鼓泡塔(3)的反应温度分别由一号换热器(4)、二号换热器(5)和三号换热器(6)控制,控制温度为65~95℃之间,控制反应压力为绝对压力0.12~0.2Mpa。
硬脂酸及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6~2.1%,新鲜光气与硬脂酸和催化剂的总量的质量比为1.1~1.5。
所述一号鼓泡塔(1)、二号鼓泡塔(2)和三号鼓泡塔(3)内设有折流板,二号鼓泡塔(2)的高径比小于一号鼓泡塔(1)和二号鼓泡塔(2)的高径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56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