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润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5702.3 | 申请日: | 2014-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联创恒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3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赵宏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产品的润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磨损是引起产品报废或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为防止干摩擦产生的恶劣影响,机械产品中非常重视对运动副之间的润滑。根据智能程度不同,润滑方式可以分为自动润滑和手工润滑两种,其中,自动润滑具体是指通过润滑油泵/润滑脂泵将润滑油/润滑脂经润滑通道输送至预定的润滑点的这样一种润滑方式,这种润滑方式在机械产品工作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润滑,无需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较高;手工润滑通过人工方式将润滑脂或润滑油注入到预定的润滑点,进而给零部件进行润滑;在自动化程度并不高的作业机械上,通常采用人工润滑方式,这种润滑方式依靠操作人员手工操作,每次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注入量多寡不一,因此每次润滑效果也不完全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实现定量润滑的自动润滑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自动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机构和补油机构,所述润滑机构设置有润滑缸、驱油活塞、连杆、锁销和驱动弹簧;所述润滑缸底端呈圆锥形,且锥底设置有通油口;所述驱油活塞滑动设置在润滑缸内,并将润滑缸分割成上下分布的动力腔和储油腔;所述驱动弹簧设置在动力腔内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其顶端抵靠在润滑缸内壁上,底端抵靠在驱油活塞上;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卡口,且其一端与驱油活塞连接,另一端贯穿润滑缸的顶壁;所述锁销通过支座活动设置在润滑缸的顶部,所述锁销和支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锁销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驱使锁销朝向连杆运动;所述补油机构包括补油缸、补油活塞和施压部件,所述补油活塞滑动设置于补油缸内并将补油缸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内存储有润滑油,所述施压部件设置于上腔室内;所述补油缸的出口经第一开关阀与润滑缸的通油口连通,所述补油机构用于主动给所述润滑缸补充润滑油。
在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油活塞包括上下分布的圆柱段和圆台段,所述圆柱段与润滑缸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圆台段的锥度与润滑缸底端的锥度相同。
在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润滑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阀,所述润滑缸的通油口与第二开关阀连通。
在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润滑装置还包括Y字形三通管,所述通油口通过所述Y字形三通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连接。
在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施压部件为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一端抵靠在补油缸的顶壁上,另一端抵靠在补油活塞上。
本发明提出的自动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机构和补油机构,其中,补油机构用于主动给润滑机构补油,润滑机构设置有润滑缸、驱油活塞、连杆、锁销和驱动弹簧;润滑缸底端呈圆锥形,且锥底设置有通油口;润滑作业时,将润滑缸的通油口与机器上预定的润滑点连通,操作人员将锁销从连杆的卡口内拔出,在驱动弹簧的作用下,驱油活塞向下运动,进而驱使润滑油从储油腔内流出,润滑油经润滑管路流动至预定的润滑点,当驱油活塞运动至润滑缸底部时,润滑作业完成;润滑完成后,打开第一开关阀,在施压部件的作用下,补油活塞驱使补油缸的下腔室内的润滑油进入储油腔,在润滑油的驱使下,驱油活塞及连杆向上运动,同时驱动弹簧受到压缩,当连杆的卡口运动至与锁销配合的高度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锁销端口插入卡口内,从而将连杆锁止,最终完成补油。
通过上述作业过程可知,该自动润滑装置在进行润滑和补油时,操作非常简单,且每次补油和润滑时,驱油活塞运动的行程相同,可以保证每次输出的润滑油的体积量相同,进而保证润滑效果的统一。
另外,该润滑装置通过将润滑缸设置成圆锥形,且仅设置一个位于锥底的通油口,可以防止驱油活塞在往复运动过程中被通油口刮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驱油活塞处于初始位置;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驱油活塞处于底部极限位置;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补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驱油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润滑缸 2、驱动弹簧 3、驱油活塞 4、连杆 5、锁销
6、复位弹簧 7、支座 8、第二开关阀 9、第一开关阀
10、补油机构 11、补油缸 12、补油活塞 13、伸缩气囊
14、通气口 15、补油口 16、圆柱段 17、圆台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联创恒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联创恒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5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型材
- 下一篇:手机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