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5936.8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6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2;A61P11/06;A61P37/0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赵静 |
地址: | 13600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治疗 过敏性 鼻炎 哮喘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过敏性疾病,又叫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它表现为人体对环境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产生过强免疫反应,并导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过敏性疾病有一个逐步恶化的自然进程,累及较多组织和器官,还会并发其它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织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3个:①特异性抗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②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③特异性抗原与特应型个体二者相遇。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可导致许多疾病和劳动力丧失。
变应原是诱导特异性IgE抗体并与之发生反应的抗原。它们多来源于动物、植物、昆虫、真菌或职业性物质。其成分是蛋白质或糖蛋白,极少数是多聚糖。变应原主要分为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原因。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显示,全球60多亿人中鼻炎患者约有5亿,而我国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有近5000万,其发病率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和许多疾病不同,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并不限于某个年龄段的人群,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从医学上讲,过敏性鼻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但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主要有3类,即抗过敏药(抗组胺药,首选用药)、鼻腔局部应用的激素类药物(一线用药)和肥大细胞稳定剂(仅用于轻症患者),其中以前两类最重要。但在长期应用中发现上述药物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副作用大,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多将导致困乏和疲倦,另外对肝肾也有损害,严重的还将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等。2.反复发作,治标不治本。可以减轻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症状,但不能改变过敏体质,药物疗效过后,症状还会再次发作,需持续给药或治疗方可控制,下次复发时症状甚至会更严重。手术治疗,即把患者肥厚的鼻甲切去一部分,该疗法对鼻甲肥大的患者效果较好,但创伤大、出血多,易伤害鼻黏膜的正常功能,手术后要填塞鼻腔时,病人较痛苦,而且要住院,患者一般不乐意接受。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大多疗程长,疗效不确切,易复发。
过敏性哮喘多在幼年发病,患者常具有对某些物质过敏的特应性体质,如吸入冷空气、花粉、尘螨等;进食鱼虾、牛奶等;或接触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当这些过敏原进入患者体内,便通过一系列反应,使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释放致敏活性物质,作用于支气管上,造成广泛小气道狭窄,发生喘憋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哮喘可以致命。
中医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大致可分为三个方向:首先为药物治疗,治疗原则为先使用清热活血通窍之药物,待症状改善后,再施以健脾补肾之剂,以扶正固本为目标,提升病人的免疫能力,使之能因免疫能力改善而得到治愈的目的。
因此开发一种能快速缓解症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无不良反应的治疗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药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对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均有良好疗效。
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6—24份、白芍4—20份、桂枝4—16份、生姜4—16份、杏仁4—16份、防风2—10份、蝉蜕1.2—4.8份、橘红2.4—9.6份、大枣(去核)5—23份和甘草4—1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5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