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杆组件的调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826407.X | 申请日: | 2014-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平;倪晋挺;钱斌;王云霞;张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5/00 | 分类号: | B62D6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组件 调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杆组件的调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中采用较为广泛的前悬架系统有麦弗逊悬架、双横臂悬架和多连杆悬架等。无论采用哪种悬架,为达到良好的舒适性和操控性的平衡,会在前悬架设计有稳定杆结构。
稳定杆安装支架固定到副车架上,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杆连到减振器滑柱或其他垂向跳动位移较大的部件上。在整车两前轮同样上跳的过程中,稳定杆左右两端无相对位移,不产生力。当整车转弯或单轮过障碍时,稳定杆左右两端产生相对位移被扭转产生阻碍位移加大的力,使整车侧向倾斜减小。稳定杆的受力大小对整车的侧倾刚度贡献很大,需要和弹簧、限位块刚度协调,即使是同平台的车型,因整车质心位置和质量的不同也需要从新进行匹配。对于稳定杆刚度和其他零部件匹配关系,调校过程需要采用不同刚度的稳定杆测试。如果每次稳定杆刚度的更改都等厂家重新生产样件时间周期很长,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杆组件的调校结构,以满足平台车开发调校过程中对不同刚度稳定杆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稳定杆组件的调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总成,稳定杆总成包括弯曲成拱形的主体杆,主体杆的两端分别水平延伸一段距离后向前折弯构成衔接杆,其中衔接杆的水平延伸段上设有用于和副车架相固定的固定支架,衔接杆的末端通过法兰联接有稳定前杆,稳定前杆沿着衔接杆折弯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后再向外侧折弯,稳定前杆的折弯段的端部转动安装有与悬架上的固定点相连接的连接杆。
所述的稳定杆组件的调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两端分别安装有球头销,其中下端的球头销销轴段转动安装于稳定前杆的端部。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因平台车开发过程中,硬点位置更改较小,本发明可以直接适用于同平台新车开发过程中的调校,且可以循环使用,减少开发成本。
2、本发明在调校工作过程中,可以提供所有所需的稳定杆刚度范围,调校过程中不需要等待稳定杆生产商加工不同刚度的稳定杆,节省大量的时间。
3、本发明的稳定杆总成分为两部分,调校工程师更换的过程中只需拆装主体杆及衔接杆即可,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稳定杆组件的调校结构,包括稳定杆总成,稳定杆总成包括弯曲成拱形的主体杆1,主体杆1的两端分别水平延伸一段距离后向前折弯构成衔接杆2,其中衔接杆2的水平延伸段上设有用于和副车架相固定的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内包含有衬套,用于将稳定杆总成压紧,衔接杆2的末端通过法兰联接有稳定前杆4,稳定前杆4沿着衔接杆折弯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后再向外侧折弯,稳定前杆4的折弯段的端部转动安装有与悬架上的固定点相连接的连接杆5。
连接杆5两端分别安装有球头销6,其中下端的球头销销轴段转动安装于稳定前杆4的端部。
主体杆1及衔接杆2的直径从十几到几十毫米不等,覆盖了所有常用范围。在调校过程中,只需要更换不同的稳定杆总成(主体杆1及衔接杆2)即可。调校工作完成,确定了最合适的稳定杆刚度后再反馈给生产商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64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