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载体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6471.8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绿格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高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水处理 生物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微生物载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载体。
背景技术
水污染日趋严峻,污染程度加深,污染物成份复杂、差异大、种类多、浓度高等问题;而且污染范围变大,各种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保障可持续性发展,保障对工作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标准越来越高。
生物法是污水处理最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广泛的采用,而载体则是生物法的核心。载体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物法的污水处理效果。载体放置于污水中,吸附微生物,而微生物又在载体上逐渐生长而形成生物膜;污染物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得以去除,使污水得到净化。载体的种类和形式繁多,多孔载体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水利通道,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目前,多数多孔载体通常存在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差等不足,造成载体存在挂膜速度慢、微生物量少等问题,因此启动时间长,污水处理能力有限。活性炭材料已在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通常是利用活性炭的超强吸附能力。如何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活性炭与生物法的多孔载体相结合,解决目前普通生物载体存在的一些不足,这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行而有效地制备具有比表面积高、生物相容性好、亲水性好、生物负载量大等优点的生物载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载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负载活性炭的毡状尼龙10-20份、聚氨酯泡沫20-30份、甘蔗渣10-15份、睛纶纤维10-15份,所述负载活性炭的毡状尼龙采用如下方法制得:活性炭通过粘结剂均匀地粘结在毡状尼龙材料的表面,或/和镶嵌粘结在毡状尼龙材料的孔结构中,所述的毡状尼龙材料具有平面表面,为网状多孔结构,孔隙结构发达能透水。
活性炭负载毡状尼龙材料的两表面,优选毡状尼龙材料厚度为0.1~10毫米,优选0.5~5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是将活性炭通过粘结剂负载于毡状尼龙材料的表面,还添加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聚氨酯泡沫,通过具有桥连作用的腈纶纤维将上述组分牢牢结合,从而获得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丰富、生物相容性好、化学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和吸附能力超强等优异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又具有质轻、水力学特性良好的水利通道的优势,从而成为性能优异的水处理用生物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载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负载活性炭的毡状尼龙15份、聚氨酯泡沫25份、甘蔗渣15份、睛纶纤维10份,所述负载活性炭的毡状尼龙采用如下方法制得:活性炭通过粘结剂均匀地粘结在厚度为2毫米的毡状尼龙材料的表面。
实施例2: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载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负载活性炭的毡状尼龙20份、聚氨酯泡沫20份、甘蔗渣10份、睛纶纤维15份,所述负载活性炭的毡状尼龙采用如下方法制得:活性炭通过粘结剂均匀地粘结在厚度为5毫米的毡状尼龙材料的表面和镶嵌粘结在毡状尼龙材料的孔结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绿格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绿格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64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