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3047.6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1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祝世平;刘鎏;何世达;陶凤娟;王伏春;刘春生;李晓珍;任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盛工程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李满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灌注 混凝土 界面 监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地面主机(1)、探头电子腔(2)、设置在探头电子腔(2)顶部的推杆(4)、设置在探头电子腔(2)底部的绝缘棒(6)、固定套接在绝缘棒(6)上的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7.1)、设置在探头电子腔(2)内的电阻值测量模块(2.1)和模数转换器(2.3),所述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7.1)之间相距预设的间距,所述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7.1)分别通过导线接入电阻值测量模块(2.1)的两个电阻值检测端,电阻值测量模块(2.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2.3)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模数转换器(2.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地面主机(1)信号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与探头电子腔(2)垂直,所述绝缘棒(6)与探头电子腔(2)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7.1)固定套接在绝缘棒(6)底部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7)与第二电极(7.1)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电子腔(2)内还设有放大器(2.2)和滤波器(2.4),所述电阻值测量模块(2.1)的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放大器(2.2)和滤波器(2.4)连接模数转换器(2.3)的信号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器(2.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测试电缆(3)连接所述地面主机(1)信号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主机(1)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还连接有报警器(8)。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装置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绝缘测试桶中灌入待灌注的混凝土,将所述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7.1)浸没在绝缘测试桶的混凝土中,此时电阻值测量模块(2.1)通过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7.1)测得所述绝缘测试桶中混凝土的电阻值,并将该电阻值传输到地面主机(1)中进行显示,此时地面主机(1)显示的电阻值作为判定灌注桩(5)灌注的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灌注目标位置的阈值电阻值;
步骤2:在灌注桩(5)灌注混凝土之前,将所述探头电子腔(2)和所述绝缘棒(6)通过推杆(4)插入灌注桩(5)中,并将所述绝缘棒(6)上的所述第一电极(7)定位于灌注桩(5)灌注混凝土所设计的混凝土灌注目标位置;
步骤3:开始向所述灌注桩(5)中灌注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混凝土,所述灌注桩(5)中的混凝土灌注面不断升高,此时实时观测所述地面主机(1)显示的电阻值,当实时的电阻值达到步骤1中确定的阈值电阻值的95%~105%范围内时,停止灌注混凝土,此时所述第一电极(7)和所述第二电极(7.1)完全浸没在所述灌注桩(5)内的混凝土中,灌注桩(5)灌注的混凝土达到灌注目标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当实时的电阻值达到步骤1中确定的阈值电阻值的95~105%范围内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使操作人员停止灌注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绝缘测试桶为塑料测试桶,所述塑料测试桶中灌入30cm深的待灌注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盛工程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盛工程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30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