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4698.7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华;李媛;鲍习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529 | 分类号: | G01S7/5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声纳设备研制和应用中,信源模拟器或声源发生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实际声纳辐射信号多样性、海洋信道时空多变特性,对信源模拟器或声源发生器发射信号的多样性、精确性和特殊性要求越来越高。信源模拟器或声源发生器研制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任意频谱、谱级信号的设计,只有生成准确的信号,才能依据该信号进行各种参数估计(声源发生器发射信号性能、接收阵传输系统幅频特性、幅度衰减特性、海洋信道时空变化特性、目标分类识别准确特性)。然而由于信源模拟器或声源发生器中的功放幅频特性在所需频带内非平坦的,如果对生成信号不进行相应处理就直接送入到功放前端,势必会造成功放输出信号幅频特性在所需频带内非平坦的,并不满足信源模拟器或声源发生器所需发射信号的幅频特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以对现有信号生成器(信源模拟器或声源发生器)输出的生成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最终输出在所需频带内平坦的发射信号。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生成信号;
提取所述信号发生器中的功率放大器在不同频带间的幅频响应函数;
对所述信号发生器中的功率放大器在不同频带间的幅频响应函数进行求逆,生成所述生成信号所需的幅频响应函数;
对所述生成信号的时域形式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生成带限信号;
根据所述生成信号所需的幅频响应函数对所述带限信号进行滤波,生成滤波信号;
对所述滤波信号做逆快速傅里叶变换,生成所述滤波信号的时域形式;
根据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的所需信号幅度对所述滤波信号的时域形式进行幅度修正,对幅度修正后的滤波信号的时域形式进行功率放大,生成并输出发射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生成信号;
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信号发生器中的功率放大器在不同频带间的幅频响应函数;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信号发生器中的功率放大器在不同频带间的幅频响应函数进行求逆,生成所述生成信号所需的幅频响应函数;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生成信号的时域形式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生成带限信号;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成信号所需的幅频响应函数对所述带限信号进行滤波,生成滤波信号;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滤波信号做逆快速傅里叶变换,生成所述滤波信号的时域形式;
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的所需信号幅度对所述滤波信号的时域形式进行幅度修正,对幅度修正后的滤波信号的时域形式进行功率放大,生成并输出发射信号。
通过上述方案,根据信号发生器中的功率放大器不同频带间的幅频特性(即幅频响应函数),对其进行求逆得到生成信号所需的幅频响应函数,然 后根据该幅频响应函数对由生成信号生成的带限信号进行滤波,生成滤波信号,再根据信号生成器中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的所需信号幅度对滤波信号的时域形式进行幅度修正,最后对幅度修正后的滤波信号的时域形式进行功率放大,生成并输出发射信号,该发射信号即为实际所需幅频特性(所需频带内)平坦的信号。该方法简单有效,可满足实际任意频谱、谱级的信号发生器发射任意信号的需求,便于工程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发射信号频谱特性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处理后输出的发射信号频谱特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101,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生成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4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