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厂站及设备容器内部细节按需动态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5310.5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3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姜万超;聂宇;康泰峰;张瑞鹏;赵凤青;汪海;王振浩;钟华兵;张斌;谢小平;孙秋鹏;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容器 厂站 动态显示 图元 配网 操作便利性 配电网 电力工程 显示状态 线路连接 自动成图 细节图 | ||
一种配网厂站及设备容器内部细节按需动态显示方法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电网自动成图的厂站及设备容器内部细节按需动态显示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用性、操作便利性好的配网厂站及设备容器内部细节按需动态显示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生成包含配网厂站或设备容器的内部细节的图元A;2)完成各厂站或设备容器的图元A之间的线路连接;3)根据图元A的边界生成隐藏内部细节图元B;4)根据需要确定图元A和图元B的显示状态,按需动态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电网自动成图的厂站及设备容器内部细节按需动态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面向客户的最后环节,是保证电网供电质量、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环节。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和经济利益。目前,配电网各方面建设还比较薄弱,配网运维和管理主要存在配网设备繁多,模型图形模型数量巨大,运维和管理困难的基本问题。
自动成图是根据配电网厂站间及厂站内部的拓扑关系和逻辑关联关系,自动生成接线图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布的技术。采用自动成图技术可以根据配网运行的需要按照特定的逻辑生成系统运行人员关心的典型配网接线图,减少配网运行人员绘制和维护配网接线图的工作量,提高配网图形模型管理效率。
目前,在配网自动成图的实际应用中,例如,CSGC-3000/VNAS采用自动布线算法自动生成配电网接线图,存在如下问题。
(1)配网设备繁多,当自动生成配网接线图时,在接线图内同时全部显示配网厂站和设备容器内部细节时,同时显示的设备过多,不利于宏观展现掌握厂站和设备容器之间的逻辑关系。
(2)当采用自动生成的接线图进行调配一体化分析时,无法根据需要灵活显示厂站和设备容器的内部细节,影响调配一体化分析的效率和操作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实用性、操作便利性好的配网厂站及设备容器内部细节按需动态显示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生成包含配网厂站或设备容器的内部细节的图元A。
2)完成各厂站或设备容器的图元A之间的线路连接。
3)根据图元A的边界生成隐藏内部细节图元B。
4)根据需要确定图元A和图元B的显示状态,按需动态显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步骤1)根据厂站或者设备容器内母线、开关设备的位置和方向,生成包含配网厂站或设备容器的内部细节的图元A。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步骤2)根据实际线路进行布线完成配网接线图中各个厂站及设备容器的图元A之间的连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步骤3)根据图元A的边界,采用矩形框标识该配网厂站或设备容器隐藏内部细节后的图元B。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步骤4)根据需要确定图元A和图元B的显示状态:a.隐藏图元A并显示图元B,隐藏该配网厂站或设备容器内部细节;b.显示图元A并隐藏图元B,显示该配网厂站或设备容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步骤1)根据厂站和设备容器内母线接线方式以及间隔数量,选择变压器、开关的出线方向,按设备编号由小到大排序将母线排列好,生成母线与变压器、开关的连接,布线生成厂站或设备容器的接线图,即图元A。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母线接线方式包括单母、双母、分裂母线的接线方式。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布线生成厂站或设备容器的接线图按最短路径、最少交叉点,通过局部换向和局部区域换位进行布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5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