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绕组参数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5618.X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7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刘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浩 |
主分类号: | H02P25/18 | 分类号: | H02P2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绕组 参数 变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运行控制装置,更确定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动机绕组参数变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机器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日夜工作着,在所有设备组成部件中,电动机是应最广泛、应用数量最多的部件之一,虽然新产品新材料在不断研发中,但目前服役的所有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基本固定在典型的几个种类中,实现电动机绕组参数变换也大都固定在典型的几种方法之内,这对电动机控制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目前实现电动机绕组参数变换普遍采用多个不节能的传统零部件组建成整体控制电路的方法实现控制,这样不仅连接导线多、装配复杂、装配成本高、不节能,同时体积庞大,不适合在电动机壳上安装,这样在多绕组电动机中就要引出很多条导线至控制电路,既浪费材料又容易引起干扰和故障。可见,面对正在运行的庞大的电动机数量,上述这些电动机绕组控制方面的缺点和不足亟待克服和完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目前电动机领域中电动机绕组控制方面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耗电少,使用和维护方便的电动机绕组参数变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动机绕组参数变换器,包括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侧盖,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侧盖顺序排列并通过相互连接处设有的榫接结构相互楔合装配成一个整体,且通过紧固螺钉和螺母紧固;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内部相应的静触头或端子之间通过多个三孔连接片和(或)二孔连接片连接,从而将三个相对独立的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电路系统,通过对三孔连接片和二孔连接片的选择性使用,可以对电动机绕组参数变换器的功能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控制场合的需求;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中均由带有磁保持功能的电磁拖动机构来驱动各触头完成切换动作;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中分别设有至少三个主触头组和至少一个辅助触头组,每个主触头组和辅助触头组均由动触头和与其配合的静触头组成;第二接触器中的静触头T5、T10、T15通过短路板连接在一起;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的电磁线圈相对独立,通过控制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的不同工作状态组合,能使各静触头及各端子之间形成不同的通断关系组合,进而可以实现对电机绕组参数的控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的壳体均是由边缘相互连接的五个面构成的盒状部件;侧盖为外廓近似长方体的部件;侧盖及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的壳体均由热固性绝缘材料经高温压铸而成,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的壳体内均设有用于镶嵌各部件的沟槽;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壳体内需要相互电联接的静触头附近均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以便于三孔连接片和(或)二孔连接片从第一接触器内部经端子座贯穿至第二接触器内部;侧盖与第一接触器接触的面上对应各静触头和动触头连动杆的位置均设有用于稳定上述部件的凸棱;侧盖上及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的壳体上均设有不少于四个纵深贯通的紧固螺钉孔,紧固螺钉孔的两端分别设有圆柱体凹槽和圆柱体凸起,圆柱体凹槽的内径等于圆柱体凸起的外径,其中第二接触器壳体上的紧固螺钉孔靠近用于与紧固螺钉配合的螺母的一侧端部设有螺母嵌槽,以便于螺母嵌入其中,侧盖上及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壳体上相应位置的紧固螺钉孔分别相互准确对应,以便侧盖、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装配在一起时各部件中相应位置的紧固螺钉孔端部的圆柱体凹槽和圆柱体凸起分别相互楔合并接续起来,给紧固螺钉提供一个完整贯穿第一接触器、端子座、第二接触器三个部件的通道;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壳体外侧适当位置上设有固定电动机绕组参数变换器用的安装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浩,未经刘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5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片机和用于控制切片机的保护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