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强韧钢连杆盖与连杆体脆化胀断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5718.2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4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聂凤明;王大森;吴庆堂;张广平;纪淑花;李雨鹏;裴宁;郭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主分类号: | B21D53/84 | 分类号: | B21D53/84;B21D43/00;B21D28/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景丰强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强韧 连杆 体脆化胀断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胀断夹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连杆盖与连杆体脆化胀断夹紧装置,属于车辆发动机部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汽车生产企业对汽车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发动机技术一直被视为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连杆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零部件,是将活塞直线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旋转运动的纽带。连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既要承受装配载荷(包括轴瓦过盈及螺栓预紧力),同时需将活塞所受到的气体爆发压力传递给曲轴。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曲轴作旋转运动,处于两者之间的连杆运动状态比较复杂,承受着压缩、拉伸、弯曲等交变载荷。为了保证汽车的“心脏”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转,对连杆的性能要求比较苛刻,连杆在质量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若连杆的刚度不够,可能产生连杆大头孔失圆,进而导致连杆大头轴瓦因油膜破坏而烧损;连杆的刚度不够,还可能产生连杆杆身弯曲变形,造成活塞与气缸偏磨,活塞环漏气、窜油等现象。随着人类对汽车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而每台发动机中连杆数量由发动机的汽缸数量决定,即有多少个气缸就需要多少个连杆,因此连杆的需求量随着汽车增加量成数倍的增长。传统的连杆加工技术工艺复杂、装拆繁琐、废品率高、经济性差,因此如何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连杆具有重要意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为常见连杆10a结构示意图,连杆10a一端为大头12a,另一端为小头11a,分别连接曲轴和活塞。
发动机性能的提高,对发动机的各主要部件和系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连杆是将活塞的直线运动动能传递给曲轴的部件。连杆的制造精度和质量对发动机的影响很大。三代坦克连杆大头孔圆柱度要求小于φ0.006mm,这就要求连杆盖与连杆体的定位精度必须达到0.001mm级,传统工艺加工的连杆,其连杆盖与连杆体的定位始终存在一定的误差,连杆盖与连杆体装配后残余应力留在连杆总成中。
连杆加工完毕后,送到装配线与曲轴装配时要拆开连杆盖,此时残余应力释放出来,就会产生连杆大头孔变形现象,装机后就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目前,为消除定位误差,避免产生这一现象,连杆盖与连杆体接合定位面加工中的7—10道工序合为一道工序,人力和物力支持较大,严重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用于高强韧钢连杆盖与连杆体脆化胀断夹紧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装配精度高和重复定位精度高的用于高强韧钢连杆盖与连杆体脆化胀断夹紧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高强韧钢连杆盖与连杆体脆化胀断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定位套,纵向设置于前述的底板的上端面;
定位销,设于前述定位套上并具有供连杆的小头套设的外围面;
定胀套,设于前述的底板上并与定位套间隔设置;
定夹头,为两个,设于前述的底板上并对称地布置于前述定位套与定胀套的圆心连接线的两侧,用于定位连杆大头的后端;
滑台,能水平移动地设于前述底板上;
动胀套,内侧具有第一楔面并设于前述的滑台上,该动胀套与前述的定胀套配合组成一胀套合件,该胀套合件纵向中空并具有供定位连杆的大头套设的外围面;
胀杆,纵向设于前述胀套合件内并具有与前述动胀套第一楔面配合的第二楔面;
动夹头,为两个,设于前述的滑台上并对称地布置于前述定位套与定胀套圆心连接线的,用于定位夹紧连杆大头的前端;以及
复位机构,设于前述底板上并始终迫使前述的滑台保持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夹头包括
支架,设于所述的底板上;
第一螺栓,横向贯穿地设于前述的支架上;
第一夹块,设于前述的第一螺栓的前端;以及
第一螺母,螺接于前述第一螺栓的尾端而将第一螺栓固定于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夹头包括
弯板,包括设于所述的滑台上的水平部及纵向设于水平部上的竖直部;
连接套,设于前述竖直部上;
第二螺栓,横向贯穿地设于前述的连接套上;
第二夹块,设于前述的第二螺栓的前端;以及
第二螺母,螺接于前述第二螺栓的尾端而将第二螺栓固定于连接套上。
为提高连接强度,所述的第二螺母上设有支撑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未经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5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钢筋弯箍机
- 下一篇:落料模具的型材定位结构及落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