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真空封装机及其压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5755.3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0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喻世民;童安南;张凯旋;费维;巫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陈双喜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真空 装机 及其 压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用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锂电池真空封装机及其压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生产行业内,电池生产工序中在注完电解液经过静置处理后,需要将没有被电芯吸收,多余的电解液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抽出,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将铝塑膜加热加压封装起来。为完成这道工序,目前行业内均采用上腔、下腔、承载夹具三体闭合构成一个大密封腔体,在腔体内部有封装上、下封头,刺破铝塑膜的刺刀,压气袋的上、下压板,电池定位板等零部件,用以实现工艺过程:密封预抽真空、刺破气袋、抽电解液、真空封装。
然而,上述现有的电池抽真空封装设备虽可实现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真空封装工序,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尤其是其压气袋压板结构设计不合理,仍存在有诸多不足,现将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各种压板结构及其所存在的不足归纳分析如下:1.一种弹簧式呆压板结构,该结构运作于厚度不规则的锂电池上,所承受的压力范围不均匀,且换型调试不方便,在一定范围内可影响至封装效果;2.一种气缸式驱动压板结构,该结构运作于大大小小不规则的锂电池上,所承受的压力范围不均匀,在一定范围内可影响至封装效果;3.一种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联动压板机构,该结构运作于大大小小不规则的锂电池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压力大小,但由于此结构中的压板设计距封头较远,压板导向只配备了两根导向柱,形成了电池受压板力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真空封装机及其压板机构,解决现有压板机构存在的压力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真空封装机的压板机构,包括有压板、压力连杆、压力基座、推杆、施压装置和多个导向装置,其中,前述压力基座安装于真空封装机的上腔板上,压力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枢接于该压力基座上,压力连杆的另一端抵压于前述压板的上表面,前述推杆的上端连接于前述施压装置,推杆的下端抵压于前述压力连杆中部的上表面上;
前述导向装置包括有上压料滑块、下压料滑块和导向杆,该下压料滑块设置有密封槽与上压料滑块密封固装于上腔板上,下压料滑块中内置有钢珠钢套,导向杆的上端伸入前述下压料滑块和上压料滑块中,在上压料滑块中,导向杆上套装有一促使导向杆向上自动移动的复位弹簧,在下压料滑块中,该导向杆与前述钢套精密配合,导向杆的下端连接于前述压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杆的下端面为与压板上表面形成面接触的弧形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前述压力连杆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垫板,压力连杆上间距设置有复数个调节安装孔,前述垫板选择性地安装于所需要位置的调节安装孔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施压装置包括有自上而下依序设置的伺服电机、行星减速器、联轴器和滚珠丝杆,滚珠丝杆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行星减速器连接,滚珠丝杆的下端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于前述推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装置为四个导向装置,它们分别设置于压板上表面两侧的前后位置。
一种锂电池真空封装机,包含有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板机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利用可翻转的压力连杆施压于压板上,并配合导向装置的精密导向复位作用,使压板整个平面施加于电池上的压力全部都均匀分布,此结构在电池制作工艺的条件下,满足了产品的优率一致性,解决了传统压板机构受力不均匀,抽气不干净,电池主体表面不规则等不良缺点。其提高软包锂电池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及稳定性,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减少操作人员需求,提高操作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之真空封装机的上腔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压板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压板机构的正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压板机构的侧面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上腔支板,20、上腔板,30、压板机构,40、刺刀机构,50、上封头机构,60、泄真空机构,70、上腔检修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57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