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6657.1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9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蒲健;段男奇;熊春艳;谭媛;王傲;池波;李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21/00 | 分类号: | B28B21/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薄壁 管状 陶瓷 方法 | ||
1.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桨料;
S2:将步骤S1中所述桨料置入试管状的成型模具中,接着对容置有浆料的成型模具进行离心处理,以脱除所述浆料中气泡且使该浆料汇集到成型模具的底部;
S3:先封闭经过步骤S2的所述成型模具顶部开口,接着将其倒置,最后使其做加速直线运动并瞬间停止,以使得浆料在冲击带来的惯性力作用下沿该成型模具的内壁流动并粘附在所述内壁上,从而获得与成型模具形状相同的湿坯体;
S4:干燥所述湿坯体后进行脱模,获得薄壁管状陶瓷坯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成型模具容置在冲击块的试管状孔洞内,所述冲击块被固定在冲击臂上,所述冲击臂容置在呈筒状的承击缸腔内,所述冲击臂能在外界作用力下在承击缸的腔内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以带动所述成型模具做加速直线运动,所述承击缸底部具有刚性以能使冲击块抵接承击缸底部时瞬间停止,以使得成型模具瞬间停止运动而浆料在惯性力作用下继续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直线运动的冲击行程为10~20cm,且该成型模具运动的频率为1~5次/秒,所述冲击行程为成型模具开始运动至瞬间停止时通过的距离,成型模具运动一次即为成型模具开始运动至瞬间停止后再复位的过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获得湿坯体后,将成型模具正置,并使其在正置状态做一次加速直线运动并瞬间停止,以使浆料在惯性力作用下具有往回向成型模具底部流动的惯性,从而能局部抵消成型时浆料往成型模具顶部流动的惯性,从而使得湿坯体的壁厚更加均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干燥包括自然干燥,所述自然干燥为将容置有湿坯体的成型模具固定于圆盘盘面上,并该圆盘垂直正立且匀速转动,以使容置有湿坯体的成型模具随该圆盘转动时交替倒置和正置,从而防止浆料在重力作用下持续向一个方向流动而导致壁厚不均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在自然干燥后还对所述湿坯体进行鼓风干燥,用于加速湿坯体的干燥并促进其收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制备粘度为20000~24000mPas的浆料。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冲击块内具有多个试管状的孔洞,用于同时容置多个成型模具,以用于同时成型多个湿坯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振动成型模具以使因干燥而发生收缩的湿坯体脱离成型模具,实现脱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薄壁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注射器向试管状的成型模具中注入浆料,且注入桨料的体积为待制备的管状陶瓷坯体体积的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66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对置式内外搅拌单元的双卧轴连续式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修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