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生物提取法制备玻璃酸钠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及制备的玻璃酸钠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6757.4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0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叶湘武;汪洋;黄敏敏;钱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生物 提取 法制 玻璃 酸钠中 蛋白质 含量 方法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生物提取法制备玻璃酸钠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酸钠是由(1→3)-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1→4)-O-β-D葡萄糖醛酸双糖重复单位所组成的直链多聚糖。HA的结构非常规则,相同的双糖单位为HA的基本结构单元,不同动物组织和细菌来源的HA无种属差异。对人类及动物无抗原性。
HA分于链的长度及分于量是不均一的.分于量范围为2×lO5~7×106,双糖单位长度为300-11000对,属于生物大分子。商品HA一般为钠盐形式,为白色纤维状或粉末状固体,有较强的吸湿性,溶于水,不溶于有机试剂,医用级分于量为1×106~2.5×106,含量为90.0%~110.0%。
玻璃酸钠的蛋白质和核酸等杂质是导致其致炎症性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在生物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寻求生物物质的分离纯化的新技术新方法,减少杂质含量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目前,传统工艺生产出的玻璃酸钠蛋白质含量约为0.40~0.80%之间,蛋白质含量较高,且亦无法满足即将执行的新的玻璃酸钠的质量标准(蛋白质含量不超过0.1%)。而传统的二次醇沉虽能明显改善蛋白质含量,但却额外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传统工艺生产出的玻璃酸钠蛋白质含量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降低生物提取法制备玻璃酸钠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以降低生物提取法生产玻璃酸钠原料药中蛋白质含量。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依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玻璃酸钠原料药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低生物提取法制备玻璃酸钠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经CPC络合后的药液,采用氯化钠浓度为0.2-0.8mol/L的解离液解离,解离完全后得溶液A;
(2)向步骤(1)所得的溶液A中加入纯化水,稀释溶液A的离子强度,至电导率为3~12ms/cm;
(3)待步骤(2)中的沉淀再次络合下来,排出上清液,用纯化水对沉淀漂洗3~10次;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沉淀再次解离,经二次吸附、乙醇沉淀、真空干燥后得到玻璃酸钠。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解离液中氯化钠浓度为0.3mol/L。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纯化水稀释解离液至溶液的电导率为5~8ms/cm。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对沉淀的漂洗次数为5次。
本发明的玻璃酸钠原料药是依据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
采用本发明生产的玻璃酸钠原料药,由于对解离液的再一次络合,漂洗,使原本解离液中的杂质再一次被稀释出来,再通过后期的漂洗,将杂质降到最低,此方法生产的玻璃酸钠蛋白质含量可降至0.1%以下,大大降低了原方法生产的玻璃酸钠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问题;同时相较于为降低蛋白质含量而进行的两次醇沉,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中使用的起始药液是由鸡冠经粗洗、精洗绞碎、酶解、活性炭吸附后所得的药液。
对比例1
取药液2kg,向其中加入CPC(氯代十六烷基吡啶)6.5g,进行络合沉淀,对沉淀漂洗5遍,然后用0.5mol/L的氯化钠溶液1250ml进行解离,然后经过滤,乙醇沉淀及真空干燥得玻璃酸钠A1。利用福林酚法测玻璃酸钠中蛋白质的含量。
对比例2
取药液2kg,向其中加入CPC(氯代十六烷基吡啶)6.5g,进行络合沉淀,对沉淀漂洗5遍,然后用0.5mol/L的氯化钠溶液1250ml进行解离,然后经过滤,乙醇沉淀及真空干燥得玻璃酸钠A2。利用福林酚法测玻璃酸钠中蛋白质的含量。
对比例3
取药液2kg,向其中加入CPC(氯代十六烷基吡啶)6.5g,进行络合沉淀,对沉淀漂洗5遍,然后用0.5mol/L的氯化钠溶液1250ml进行解离,然后经过滤,乙醇沉淀及真空干燥得玻璃酸钠A3。利用福林酚法测玻璃酸钠中蛋白质的含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6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