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6782.2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9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乐;冯继勇;吴亚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彩易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0 | 分类号: | H04W76/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接入 方法 系统 相关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接入方法应用于接入系统,接入系统中包括终端,局域主机及移动设备,终端内设置有第一无线芯片,局域主机内设置有第二无线芯片,局域主机与移动设备具有相同或关联账户并建立了网络连接。终端的接入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芯片向第二无线芯片发送无线特定信息,以使得局域主机将无线特定消息中包括的接入请求消息转发给移动设备进行接入确认;局域主机为第一无线芯片分配正式通信地址,第二无线芯片根据无线特定消息中包括的初始通信地址向第一无线芯片发送正式通信地址,终端将正式通信地址配置为第一无线芯片的通信地址以完成终端的接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终端的接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不包含网卡的终端,例如电灯,插座,温度计,血压计等,其通常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接入网络。
第一种:为终端增加智能模块,如增加处理器、存储及网卡(WiFi模块、有线网络或WiFi模块+有线网络)等,使其成为智能设备,然后按照智能设备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即终端的智能模块通电后,会自动转为无线热点,用户使用手机、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查找到、连接该热点,并使用特定的应用程序为该终端配置网络配置信息,例如路由器或网络名称、登陆用户名和密码等,从而让终端接入真正的路由器或网络,以实现远程通信和控制。
第二种,为终端增加无线模块(无线模块中包含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存储及无线芯片等),然后终端通过包含无线模块的主机连接到网络。即主机的无线模块和终端的无线模块通电后,设置主机的无线模块成为学习方,进入学习模式(如:通过个人计算机、手机或平板电脑连入并控制主机,将主机及其无线模块设置为学习模式,或者使用按键的方式使主机及其无线模块进入学习模式),按终端的无线模块的按键使其发送无线信号,主机及其无线模块在学习模式下收到终端的无线信号及无线芯片通讯地址,将终端的无线芯片通讯地址存储下来,主机即可通过无线模块与终端的无线模块进行通讯。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对于不包含网卡的终端,目前所提供的几种接入方法,均需用户手动进行复杂的设置,需要用到特定的应用程序(例如第二种方式中,主机需要用到学习程序),接入过程专业性较强,非专业人士难以实现接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终端的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接入系统,所述接入系统中包括终端,局域主机及移动设备,所述终端内设置有第一无线芯片,所述局域主机内设置有第二无线芯片,所述局域主机与所述移动设备具有相同或关联账户并建立了网络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芯片向所述第二无线芯片发送无线特定信息,所述无线特定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芯片的初始通信地址、第二无线芯片的目的地址及接入请求消息,以使得所述局域主机将所述接入请求消息转发给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接入确认;
所述局域主机为所述第一无线芯片分配正式通信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芯片根据所述初始通信地址向所述第一无线芯片发送所述正式通信地址;
所述终端将所述正式通信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无线芯片的通信地址以完成所述终端的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
第一无线芯片,用于向局域主机的第二无线芯片发送无线特定信息,所述无线特定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芯片的初始通信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芯片的目的地址及接入请求消息,以使得所述局域主机将所述接入请求消息转发给移动设备进行接入确认,所述局域主机与所述移动设备具有相同或关联账户并建立了网络连接;以及接收所述局域主机为所述第一无线芯片分配并由所述第二无线芯片根据所述初始通信地址发送的正式通信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彩易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彩易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67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