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自动标点引伸计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7026.1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淦伟;谢锋;仵涛;魏国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铁检测仪器(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08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标点 引伸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拉伸量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半自动标点引伸计。
背景技术
橡胶具备可拉伸的性质,为了测量橡胶所能承受的拉伸力以及拉伸断裂时的伸长量,需要通过拉力试验机和引伸计相互配合来实现。试样被裁剪成哑铃状,拉力机的上夹具和下夹具分别夹持在试样的两端,其中下夹具保持不动,上夹具在电机的驱动下将试样往上拉伸,直至试样被拉断,同时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拉力值。引伸计设有两个夹子,分别夹持在试样的中部,而且两个夹子的夹持位置形成一定的夹持距离,随着试样被拉伸,两个夹具随着试样的被拉伸的方向往上移动,其中靠近上夹具的夹子移动较快,使得该夹持距离增大,当试样被拉伸断裂时,比较引伸计上的两个夹子的夹持距离在测量拉伸前与断裂时的变化值,获得橡胶拉伸断裂时的伸长量。
传统的半自动标点引伸计的夹持动作、释放动作、夹子的复位均由工作人员手动来操作,在实际应用中,试样测试的量很大,来回装卸试样和对设备进行调整等重复繁琐的操作使得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半自动标点引伸计。
该半自动标点引伸计包括:机架、夹子装置、电机、传动装置、延伸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还包括回位装置。其中:
机架的一端与延伸感应装置固定,另一端与传动装置固定,机架设有导杆,导杆固定在延伸感应装置与传动装置之间。夹子装置包括上夹子和下夹子,上夹子和下夹子均穿设在导杆上且可沿着导杆滑动。传动装置设有与电机连接的偏心杆,偏心杆依次穿过下夹子和上夹子且带动上夹子和下夹子实现抓取动作。电机固定在传动装置上,用于驱动偏心杆转动。延伸感应装置与夹子装置连接,用于测量上夹子及下夹子的移动距离。控制装置与电机、延伸感应装置电连接,而且与拉力试验机电连接以获取拉力试验机的工作数据。回位装置包括调整压杆和穿设在调整压杆上的固定块,调整压杆的一端与上夹子抵接,固定块用于与拉力试验机的移动横担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夹子与下夹子的结构相同,上夹子包括夹子主体、顶杆、左回位弹片、右回位弹片、左夹臂、右夹臂、左推杆和右推杆,左夹臂通过左回位弹片与夹子主体连接,右夹臂通过右回位弹片与夹子主体连接。夹子主体设有与导柱匹配的第一过孔及与偏心柱匹配的第二过孔,顶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过孔内,另一端与左推杆、右推杆抵接,左推杆的一端与左夹臂固接,右推杆的一端与右夹臂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夹子还包括复位压杆,复位压杆同时穿过左夹臂和右夹臂,且一端与左夹臂之间设有弹簧,另一端与右夹臂之间设有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顶杆上与第二过孔连接的一端设有耐磨铜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夹子装置还包括定位柱和与导杆平行的标杆,标杆上设有刻度线,标杆贯穿上夹子的夹子主体后与下夹子抵接,定位柱将标杆与夹子主体卡设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还包括固定板、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和链条,固定板与机架固接,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且与第一传动链轮连接,偏心杆与第二传动链轮连接,第一传动链轮与第二传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第一位置感应器和第二位置感应器,第一定位片固定在第一链轮上,且第一位置感应器的感应端与第一定位片接触,第二定位片固定在第二链轮上,第二位置传感器的感应端与第二定位片接触,第一位置感应器和第二位置感应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延伸感应装置包括固定片,以及固定在固定片上的第一旋转式译码器、第二旋转式译码器、与第一旋转式译码器连接的第一绕轮和与第二旋转式译码器连接的第二绕轮。第一绕轮上绕设有第一钢索,第一钢索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配重重锤,另一端与上夹子连接,第二绕轮上绕设有第二钢索,第二钢索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配重重锤,另一端与下夹子连接。第一旋转式译码器和第二旋转式译码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铁检测仪器(东莞)有限公司,未经高铁检测仪器(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7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