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锥形圆筒工具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7731.1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6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邓瑶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圆筒 工具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料加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车锥形圆筒工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木材加工,在林业行业中已经发展有多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木材加工的设备也层出不穷,常见的木材加工机械种类主要以切削、粉碎、剥皮、刨花、磨粉等。
当需要把木料内部加工成具有一定锥度的圆柱时,首先是用切削刀在所述木料的内部切削出一个锥形槽口,再挖去所述锥形槽口内侧的木材,而目前使用的木料加工设备只能通过钻孔的方式挖去所述锥形槽口内侧的木材,并且挖去部分的材料不能再次使用,导致材料的浪费和加工成本的增加。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锥形圆筒工具及其加工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首先提供一种车锥形圆筒工具,所述的工具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和一切断部,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的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的切断部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的第二固定部均安装在车床的固定架上,所述的切断部用以切断木料内侧的锥形木材,使所述木料内侧形成一个圆台。
本发明车锥形圆筒工具用于切断所述木料内侧的锥形木材,这样可以减少所述木料的浪费,增加所述木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通过结构相同,尺寸不一的车锥形圆筒工具对于切割下来的木材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大小不一的一系列木质产品,也可以用同一车锥形圆筒工具加工多个大小相同的一系列产品。
较佳的,所述的车锥形圆筒工具为对称结构。
本发明车锥形圆筒工具之所以采用对称结构,一方面是方便加工所述工具,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切断所述木料内侧的锥形木材时,可以更加的精确,切口断面更加的平整,光滑。
较佳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并且安装的水平高度一致。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的第二固定部平行安装,这样方便切断加工。
较佳的,所述的第一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相连,另一端的表面有一层滚花。
所述的滚花用以增加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床的固定架之间的摩擦力,使所述的固定部更加牢固的安插在所述车床的固定架中。
较佳的,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包括一第一阶梯部,一第二阶梯部和一圆孔,所述的第一阶梯部为过渡段,其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阶梯部相连接,所述的圆孔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作为所述切断部的走线通道。
较佳的,所述的切断部为一钢丝锯,所述的钢丝锯包括一钢丝接头,一锯齿和一钢丝线,其中,所述的钢丝接头位于所述钢丝线的一端,所述的锯齿位于所述的钢丝线表面,所述钢丝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较佳的,所述的锯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的锯齿均匀分布于所述钢丝锯的一侧。
当切断所述锥形槽口内的锥形木材时,相对于单个所述锯齿而言,可以加快切断所述锥形槽口内的锥形木材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所述锯齿崩齿的现象,延长了所述钢丝锯的使用寿命,而且只在所述钢丝锯一侧上加工所述的锯齿,这样就减少了加工成本,并且不影响切断速率,而且在拉伸所述钢丝锯时,使得锯齿不会碰到所述锥形木材的外壁上而造成所述锥形木材的损坏和浪费。
较佳的,所述车锥形圆筒工具还包括一第一切削部,所述的第一切削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相连,用以在所述的木料内侧切削一个锥形槽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车锥形圆筒工具加工木料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把切削刀和被切削的所述木料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床的两侧;
步骤b:调整所述切削刀的高度与切削角度,使所述切削刀的刀刃对准所述木料内侧的切削点;
步骤c:所述切削刀直线运行,在所述木料的切削端形成一个锥形槽口;
步骤d:换下所述切削刀,在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所述车锥形圆筒工具;
步骤e:把所述车锥形圆筒工具插入所述锥形槽口中,拉动所述钢丝锯的所述自由端,切割所述锥形槽口内的所述锥形木材;
步骤f:结束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未经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7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竹材三剩物生产竹胶合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毂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