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次生湿地景观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9271.6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2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董霁红;许吉仁;卞正富;李钢;赵华;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E02B3/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 煤矿 积水 次生 湿地 景观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景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观构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次生湿地景观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开采是导致土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由于采煤造成的塌陷土地面积已达156万公顷,并且每年仍以3.3万到4.7万公顷的速度递增,其中居民区周边沉陷土地面积约60余万公顷,严重影响人类居住环境。高潜水位煤矿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平原区,由于地下潜水位较高,煤矿开采后地表会沉陷、积水,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水、陆复合的矿区生态环境。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还具有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与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原生态湿地不同,由于煤矿区周边有矿业生产和生活区域,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次生湿地除了上述功能之外,逐渐具有服务功能,景观构建后可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由于煤矿开采的长时序性和复杂性,以及地质条件构造的差异性,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区域呈现出零星积水区和大面积连片积水区两种类型。
过去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充填复垦方式用作农用地或建设用地或者将各个积水区进行挖深成为养殖水域,而缺乏从区域尺度上进行的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湿地的景观构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次生湿地景观构建方法,该方法从区域尺度上对小面积零星积水区和大面积连片积水区两种类型的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次生湿地景观进行构建,旨在解决高潜水位采煤沉陷积水区次生湿地的景观破碎问题,提高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改善周边人居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次生湿地景观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划分区域:参照高潜水位煤矿塌陷积水区的实际情况,来划分煤矿区小面积零星积水区和大面积连片积水区域;
(2)小面积零星积水区域构建方法:针对靠近耕地的小面积零星积水区域,采用充填复垦方式作为耕地,与周围耕地形成大面积连片耕地区域;针对远离耕地的小面积零星积水区域,采用深挖掘方式作为养殖水塘;大面积连片积水区域构建方法:将大面积连片积水区扩湖为水域湿地景观;
(3)构建污染防渗堤:在深挖为鱼塘和垫浅为耕地的小面积零星积水区域构建污染防渗堤,防止鱼塘和耕地受到煤矿区周边污水污染;
(4)构建扩湖区防渗层:对扩湖区进行土工膜防渗处理;
(5)建立边坡护岸;
(6)水系平衡和维护:根据高潜水位煤矿区积水湿地实际情况,分析可供水源、水源损失以及周边是否有河流或大型水库作为调节湿地水量的有益补充;
(7)植被与景观配置:通过采煤沉陷区数十年自然选择、长期试种和引种培育相结合的煤矿区积水湿地适生植物品种的综合筛选,筛选出具有生态适应性和植物观赏性的适生植物品种;在兼顾景观效应及生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湿地植物配置模式。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实际情况包括塌陷积水面积、塌陷积水区分布情况、积水区域形状以及实际规划用途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构建污染防渗堤是通过填充物的堆积与粘土围堰形成的,并加高加厚围堤,从而使鱼塘、耕地与污水得到分离。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土工膜防渗处理步骤是:首先,疏排湖内积水、清除淤泥和腐质土层;然后,铺上下部支持层后进行基底压实;而后结合人工防渗材料,组成复合防渗基底;最后铺上上部保护层后进行整体辗压;所述的下部支持层厚度为300~500 mm,分层铺碎石、中砂和细沙,辗压至相对密度达到93%以上;所述的上部保护层分层铺黄土、粉细沙和砂卵石,并分层辗压。
优选的,所述步骤(5)采取利用脱水植物纤维和一定强度的麻绳编制而成的防侵蚀被的一次性植被护岸措施或者采取以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为护岸主体并配植景观植物的植物护岸措施;所述的脱水植物纤维为麦草、秸秆和芦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侵蚀被的规格约为长2 m、宽1 m、厚0.2 m。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可供水源包括大气降水、矿井水和周边达标工业废水;所述的水源损失为蒸发或地下径流渗漏。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所述的湿地植物配置模式为水体植物配置、湖中岛屿植物配置和堤岸植物配置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9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