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9836.0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8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梁运辉;高川;杨化滨;吴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5 | 分类号: | H01M4/1395;H01M4/38;H01M4/6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陈昌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预锂化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在嵌压于集流体(21)上的金属锂(3)表面包覆或包裹锂离子阻隔层(5),再将涂覆有负极浆料(1)的集流体(22)通过电阻值R≤0.1Ω的导体(4)连接到所述集流体(21)或所述金属锂(3)上;
或在嵌压于集流体(21)上的金属锂(3)表面部分包覆或包裹上锂离子阻隔层(5),再将涂覆有负极浆料(1)的集流体(22)通过电阻值R>0.1Ω的导体(4)连接到所述集流体(21)或所述金属锂(3)上;或在集流体(21)上嵌压金属锂(3),再将涂覆有负极浆料(1)的集流体(22)通过电阻值R>0.1Ω的导体(4)连接到所述集流体(21)或所述金属锂(3)上;
其中,所述阻隔层(5)的材料不溶解于电解液且所述阻隔层(5)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微孔;
(二)将经所述步骤(一)处理的负电极与正电极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三)将所述步骤(二)中组装的锂离子电池静置活化,金属锂与负极材料之间形成原电池反应,当反应至金属锂消耗完全,即完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预锂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的孔隙率≤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5)材料为塑料膜、固体石蜡、铜箔或微孔隔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5)为单层或多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4)由至少一种可导电的金属或非金属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导体(4)的金属或非金属均不参与嵌锂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98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