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藜芦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新作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0204.6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7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娜;徐颖;丁婕;安金娜;马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1/58;A61P5/32;A61P15/00;A61P15/14;A61P35/00;A61P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孟旭;王为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藜芦 雌激素 受体 拮抗剂 作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藜芦提取物的新用途,特别涉及藜芦提取物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藜芦提取物的新用途,特别涉及藜芦提取物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
背景技术:
雌激素替代疗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是治疗绝经后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长期应用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乳腺癌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与尿失禁,稳定阴道内环境,但不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SERM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亚型、共调节子、靶启动子等机制实现其组织选择性,在发挥骨骼、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同时,减少了对乳腺及生殖系统的副作用。其中ICI 182,780是一种新型的竞争性,“纯粹的”ER拮抗剂,不具有部分ER激动作用,和ER结合后可以阻断ER信号传导通路,迅速下调和降解肿瘤ER,不引起子宫内膜增殖且潮热发生率低。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PE)是非甾类、植物来源的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向调节作用。随着植物雌激素研究的深入以及中药在乳腺癌患者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寻找类似于ICI 182,780具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作用的中药或者活性成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藜芦(Veratrum nigrum L.)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及根茎(Falsehellebore Root and Rhizome)。苦辛,寒,有毒。具有祛痰,催吐,杀虫之功效。藜芦属植物在我国资源比较丰富,藜芦早已作为中医用药,并且民间验方中也将其用于治疗癌症。藜芦属植物主要含甾体生物碱、蠻类化合物等。药理研究证实其甾体生物碱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抗血栓等作用;蠻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抑制血小板凝结作用。但未见报道其具有抗雌激素样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考察藜芦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以期开发新的肿瘤内分泌治疗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临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藜芦的新用途,特别是提供藜芦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为此,本发明提供藜芦在制备具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具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的应用,是藜芦能够抑制未成鼠小鼠的子宫重 量的增加和子宫阴道的生长发育。
本发明所述应用具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是(1)藜芦具有抑制未成熟小鼠的子宫系数的增长的作用,(2)藜芦具有抑制人参各剂量组子宫系数升高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应用具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是(1)藜芦具有降低未成熟小鼠血清中雌二醇(estrogen,E2)含量,升高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含量的作用,(2)藜芦拮抗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人参各剂量组的升高血清中E2含量,并降低FSH和LH含量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应用具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是(1)藜芦具有抑制未成熟小鼠的子宫和阴道正常的生长发育的作用,(2)藜芦拮抗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人参各剂量组促进子宫和阴道组织的生长发育作用。
本发明所述应用具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是(1)藜芦能够降低未成熟小鼠的子宫和阴道组织ERα、ERβ蛋白水平的表达。(2)藜芦能够拮抗人参各剂量组促进子宫和阴道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s表达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应用具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是藜芦,对去卵巢小鼠的子宫系数未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当藜芦配伍阳性药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EV)时,表现出明显抑制阳性药EV的促子宫增重作用;当藜芦配伍具有雌激素作用的中药人参时,表现出明显抑制人参给药组的促子宫增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0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