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贯流S型高效防腐换热器及换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0679.5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4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波;陈永强;谷安军;范冬宇;李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国德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9/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3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贯流 高效 防腐 换热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贯流S型高效防腐换热器及换热方法,减少了腐蚀和污垢给设备来来的影响,提高了换热器效率。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换热器管板受水分冲刷、气蚀和微量化学介质的腐蚀,管板焊缝处经常出现渗漏,导致换热器防腐保护水和化工材料出现混合,生产工艺温度难以控制,致使生成其它产品,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等级。冷凝器管板焊缝渗漏后,企业通常利用传统补焊的方法进行修复,管板内部易产生内应力,且难以消除,致使其它换热器出现渗漏,检验设备修复情况,反复补焊、实验,2~4人需要几天时间才能修复完成,使用几个月后管板焊缝再次出现腐蚀,给企业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生产成本的增加。当换热器防腐用蒸汽来加热或用水来冷却时,水中的溶解物在加热后,大部分溶解度都会有所提高,而硫酸钙类型的物质则几乎没有变化。冷却水经常循环使用,由于水的蒸发,使盐类浓缩,产生沉积或污垢。又因水中含有腐蚀性溶解气体及氯离子等引起设备腐蚀,腐蚀与结垢交替进行,激化了钢材的腐蚀而且换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贯流S型高效防腐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贯流S型高效防腐换热器,其组成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的换热器壳体内部安装有防腐蚀管材束,所述的换热器壳体上部连接有污水进口,下部连接有污水出口,所述的防腐蚀管材束的两端端口处通过法兰分别与高压耐腐蚀换热接头连接。
所述的热贯流S型高效防腐换热器,所述的高压耐腐蚀换热接头具有分水管、分水管安装盘、融水腔、换热管套管,所述的换热管套管内部设置有所述的融水腔,所述的融水腔一端与所述的分水管安装盘连接,所述的分水管安装盘与所述的分水管连接,所述的分水管与所述的换热管套管之间注有发泡剂。
所述的热贯流S型高效防腐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壳体内部安装有两个隔板,所述的两个隔板平行交叉布置在换热器壳体内,所述的防腐蚀管材束为S型管材束。
所述的热贯流S型高效防腐换热器的换热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污水进口与换热管平行布置,带有热能的污水与平行布置的换热管垂直切流而型成热贯流式搅动,加上在换热器支体中,左、右平行的布置的横板,使之型成s型污水流,实现快速高效提取热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污水进口与污水出口与换热管进、出口平行布置,污水热端进,换热器热端出,当代有热能的污水与平行布置的换热管垂直切流而型成热贯流式搅动,在换热器支体中,左、右平行的布置的横板,使之型成s型污水贯流,污水出口为虹吸冷端。
本发明结构简单,由于减少了换热器积垢和腐蚀现象,使换热器换热效率大幅提,污垢的减少,使管壁的厚度减少,大大减少了了换热器管壁的传热热阻,提高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本发明体积小,在运行过程中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污垢的堵塞,使设备正常的运行,也避免了由于堵塞而带来经济的损失,同时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高压耐腐蚀换热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热贯流S型高效防腐换热器,其组成包括:换热器壳体1,所述的换热器壳体内部安装有防腐蚀管材束3,所述的换热器壳体上部连接有污水进口4,下部连接有污水出口5,所述的防腐蚀管材束的两端端口处通过法兰分别与高压耐腐蚀换热接头2连接。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热贯流S型高效防腐换热器,所述的高压耐腐蚀换热接头具有分水管11、分水管安装盘9、融水腔8、换热管套管7,所述的换热管套管内部设置有所述的融水腔,所述的融水腔一端与所述的分水管安装盘连接,所述的分水管安装盘与所述的分水管连接,所述的分水管与所述的换热管套管之间注有发泡剂10。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国德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国德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0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