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粘性快干热升华转印数码布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2750.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3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福;吕德水;李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382 | 分类号: | B41M5/382;B41M5/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性 快干 升华 印数 | ||
本发明涉及热升华转印技术领域,公开了自粘性快干热升华转印数码布,由下到上依次包括数码基材布、粘结透水层、吸水层、吸墨层和网状表面层。吸水层包括空隙孔,其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酸钠共聚物。网状表面层由聚乙烯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数码布基材比纸基材具有更好的强度,可以重复使用,既节约生产成本,又提高生产效率。吸水层亲水端形成孔,将墨水中的水分吸附到孔中,使转印到介质材料后墨水的快速干燥。本发明技术中网状表面层结构有利于打印过程的墨水快速吸收,而在转印过程中,网状表面层可以实现与介质材料最大化粘合,解决了打印墨水吸收与转印时容易移位产生的图案重影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升华转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自粘性快干热升华转印数码布。
背景技术
印染是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加工方式的总称,我国印染对全球的服装行业有重要影响,但也产生巨量的废水与环境问题。随着绿色化学和个性化数码时代的来临,热转印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热转印是使用热转印设备将热转印纸上的图案和图像经过加热至180℃-230℃,转移印制在不同的材料介质上技术形式。
但是,现有技术中,热转印数码模板的重复利用率比较低,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更换热转印数码模板时浪费了时间。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在以下缺点:转印时容易移位,使转印出来的图案模糊不清、成品率不高,以及转印后油墨干燥速度比较慢影响到工业生产中印刷品的叠放,进而不能满足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自粘性快干热升华转印数码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自粘性快干热升华转印数码布,由下到上依次包括数码基材布、粘结透水层、吸水层、吸墨层和网状表面层;网状表面层由重量百分含量为25-45%的聚乙烯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重量百分含量为55-7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吸水层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酸钠共聚物,吸水层包括空隙孔。
热升华转印数码布是图案与墨水的载体,在加热至180℃-230℃转移印制在不同的材料介质上,基本保证染料分子全部转移到介质材料上。吸水层中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物,亲水性一端形成孔。
数码基材布具有可伸缩强度;在热升华转印过程中,用数码基材布制成的自粘性快干热升华转印数码布可以重复使用,不但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省去了更换转印模板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吸水层中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酸钠共聚物,亲水性一端形成空隙孔,将墨水中的水分吸附到孔中,利于转印到介质材料上后油墨的干燥,缩短了介质材料的干燥时间,从而方便了大批量机械生产过程中介质材料的叠放,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网状表面层为由聚乙烯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的网状表面层;这种结构使转印过程中,网状表面层与介质材料最大化粘合,提高了墨水的转印率,从而使介质材料有完美逼真的色彩、颜色饱和鲜艳、图像细节分明、且节约了墨水。
作为优选,吸水层包括球形空隙孔。经研究发现,当空隙孔为球形空隙孔,转印到承印物后油墨的干燥速度更快。
作为优选,每平方米的数码基材布上网状表面层的质量为2-4g,每平方米的数码基材布上吸水层的质量为2-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2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