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先天性白内障PITX3基因新突变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42834.7 申请日: 2014-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4561016B 公开(公告)日: 2020-01-21
发明(设计)人: 周青;刘辉;谌于蓝;朱健生;管李萍;姚登攀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主分类号: C12N15/12 分类号: C12N15/12;C07K14/47;C12Q1/6883;C12Q1/6858;C12N15/11;G01N33/68
代理公司: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巩克栋;杨晞
地址: 518083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基因突变 突变 突变基因 相关基因 遗传疾病 蛋白 基因 疾病 检测
【说明书】:

发明涉及疾病相关突变基因领域,特别是遗传疾病基因突变,先天性白内障相关基因突变,更特别是先天性白内障相关PITX3基因突变、其检测方法及其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如下的突变PITX3基因或蛋白:c.608delC/p.A203fs。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疾病相关突变基因领域,特别是遗传疾病基因突变,先天性白内障相关基因突变。

背景技术

任何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使其透明性下降都可以称为白内障(cataract),估计全球约25%的人患有白内障,大多数人晶状体混浊较少,没有明显地影响视力。但白内障仍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的眼病,每年新增加的白内障盲人或视残患者有125万人。白内障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先天性白内障(congenital cataract,CC)和老年性白内障(age-relatedcataract)。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前即存在、或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在出生后一年内发生的晶体部分或全部混浊。虽然先天性白内障不如老年性白内障常见,可它却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在我国新生儿中患病率为0.01%-0.06%,占儿童致盲眼病的第2位。先天性白内障由于在胚胎期晶状体代谢异常而导致其自身透明度下降,任何参与、影响晶状体发育的基因突变都可能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

先天性白内障既可独立发病,也可作为眼部或全身其它系统先天性病变综合征的一部分,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约1/3为遗传性因素。绝大多数先天性白内障是单基因遗传病,其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 congenital cataract,ADC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congenital cataract,ARCC)和X连锁遗传(X-linked congenital cataract,XLCC)三种。其中以ADCC最为常见,外显率高,研究相对集中。此外,少数先天性白内障可能与染色体结构异常或线粒体病有关。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6个基因及超过40个基因位点与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相关。包括晶状体蛋白(CRYAA,CRYAB,CRYBA1/A3,CRYBB1,CRYBB2,CRYGC,CRYGD)、缝隙连接蛋白(GJA8,GJA3)、主要内源性蛋白(MIP)、细胞骨架蛋白(BFSP2)和转录因子(PITX3,HSF4和MAF)等。

先天性白内障因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形态和程度不同,形态学表现各异。常见的有绕核性白内障(perinuclear cataract)又称板层白内障(lamellar cataract)、核性白内障(nuclear cataract)、前极白内障(anterior pole cataract)、后极白内障(posteriorpolecataract)、粉尘状白内障(pulverulent cataract)、点状白内障(punctatecataract)、膜性白内障(membrane cataract)、盘状白内障(disciform cataract、Coppockcataract)、缝状白内障(sutural catatract)、珊瑚状白内障(coralline cataract)、花冠状白内障(coronal cataract)以及全白内障(total cataract)等表型。资料显示先天性白内障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表型相同的先天性白内障可能是由不同基因突变或相同基因的不同突变造成的,而同一基因的相同或不同突变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可能与其它修饰基因或环境因素有关。先天性白内障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至今仍不明确。还有许多定位后未发现致病基因和许多候选基因没有在人类得到证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未经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2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