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42887.9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心欣;冯江涛;揭敢新;冯皓;陶友季;曾湘安;江鲁;张晓东;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侯莉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湿热 环境 耐久性 测试 方法 | ||
1.一种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对开路状态的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户外暴晒,总辐照量为5.0~20kWh/m2;
⑵对完成户外暴晒的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紫外光暴晒;
⑶将完成紫外光暴晒的待测试光伏组件短路连接,对短路状态的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盐雾腐蚀试验;
⑷对完成盐雾腐蚀试验的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冷凝湿度试验;
⑸对完成冷凝湿度试验的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STH综合环境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⑴中,自然光辐照度大于600W/m2的总辐照量大于5kWh/m2,完成户外暴晒后,清洗待测试光伏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对清洗后的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IV曲线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⑵中,将开路状态的待测试光伏组件放入紫外试验箱内,待测试光伏组件的平面和紫外辐照光线入射角度垂直,待测试光伏组件的温度为60±5℃,待测试光伏组件承受的紫外波长为280~385nm的紫外辐照量为30kwh/㎡,其中紫外波长为280~320nm的紫外辐照量大于或者等于1.5kw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⑵中,对完成紫外光暴晒的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户外暴晒,最小辐照量为5kwh/㎡,完成户外暴晒后进行性能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⑶中,盐雾腐蚀试验是:将短路状态的待测试光伏组件放置在盐雾腐蚀试验箱内,待测试光伏组件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2.5°±5°;待测试光伏组件暴露在盐雾环境条件下300~500h,盐雾的PH值为6.5~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⑷中,冷凝湿度试验是:将短路状态的待测试光伏组件放入冷凝湿度试验箱内,冷凝湿度试验箱内温度为38~40℃,相对湿度为98~100%,待测试光伏组件暴露125±5h,从冷凝湿度试验箱中取出待测试光伏组件,对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性能检测,记录测试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⑸中STH综合环境试验是:将完成冷凝湿度试验的待测试光伏组件放入STH综合环境试验箱中,对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80~100min的光/热/湿序列的循环,其中,单个循环中光照时间为40±2min,循环次数为1500~2000,取出待测试光伏组件,对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性能检测,记录测试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⑵中,待测试光伏组件的性能检测包括:外观检查、照数码照片、在太阳能模拟器中进行3次IV曲线测量和FLIR红外成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⑷和步骤⑸中,待测试光伏组件的性能检测包括:外观检查、数码照相、太阳能模拟设备中进行IV曲线测量、FLIR红外热成像、EL成像和湿漏电实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湿热环境耐久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⑷中,从冷凝湿度试验箱中取出待测试光伏组件后,对待测试光伏组件进行性能检测之前,清洗待测试光伏组件,若待测试光伏组件为薄膜组件,进行光老炼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28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