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式蒸汽供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3743.5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4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东;缪爱军;陈操;邱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蒸汽 供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式蒸汽供应系统,属于节能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工业企业生产用蒸汽供应系统,多数企业采用采暖系统和生产系统共用同一热源的供汽方式,由于生产同等量蒸汽时电锅炉、天然气锅炉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工业企业热源多以燃煤锅炉为主。但由于非采暖期生产用汽需求量远低于蒸汽供汽系统设计能力,且当生产状况不稳定、用汽负荷波动大时,导致供汽锅炉频繁启停或长期低负荷运行,使供汽热源效率低下;同时共用热源造成蒸汽输送管道设计管径远大于生产用汽所需流量,蒸汽管网损失严重。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地克服上述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蒸汽供应系统存在供汽热源效率低下、蒸汽管网损失严重等缺陷,而提供一种蓄热式蒸汽供应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蓄热式蒸汽供应系统,包括电蒸汽锅炉、蓄热式热水炉、压力控制单元、高压分汽缸、低压分汽缸;
电蒸汽锅炉的出汽口与高压分汽缸的进汽口管路连接,高压分汽缸其中一个出汽口与蓄热式热水炉的进汽口管路连接,高压分汽缸其余出汽口与高压用户管路连接,高压分汽缸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蓄热式热水炉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与低压分汽缸的进汽口管路连接,低压分汽缸的出汽口与低压用户管路连接,低压分汽缸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
压力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高压分汽缸、蓄热式热水炉和低压分汽缸上的压力检测装置数据线连接,实时接收各个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压力数据;
压力控制单元的一个信号输出端与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阀门相连,当压力控制单元监测到低压分汽缸内的压力值低于设定范围的下限时,压力控制单元控制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阀门开启;当压力控制单元监测到低压分汽缸内的压力值高于设定范围上限时,压力控制单元控制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阀门关闭;
压力控制单元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与高压分汽缸中连接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阀门相连,当压力控制单元监测到蓄热式热水炉内的压力值高于设定范围的上限时,压力控制单元控制高压分汽缸中连接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阀门关闭;当压力控制单元监测到蓄热式热水炉内的压力值低于设定范围的下限时,压力控制单元控制高压分汽缸中连接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阀门开启;
压力控制单元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与电蒸汽锅炉的启动电路相连,当压力控制单元监测到高压分汽缸内的压力值高于设定范围上限时,压力控制单元控制电蒸汽锅炉的启动电路关闭,当压力控制单元监测到高压分汽缸内的压力值低于设定范围的下限时,压力控制单元控制电蒸汽锅炉的启动电路开启。
工作过程
电蒸汽锅炉开启后,产生的蒸汽通过管路输送至高压分汽缸,高压分汽缸其中一个出汽口通过管路向蓄热式热水炉内储气,高压分汽缸其余出汽口分别通过管路直接向高压用户送汽;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通过管路向低压分汽缸内输送蒸汽,低压分汽缸的出汽口分别通过管路向低压用户送汽。
压力控制单元实时接收高压分汽缸、蓄热式热水炉和低压分汽缸上的压力检测装置的压力数据;当低压用户减少用汽或停止用汽,会使低压分汽缸内的压力升高,若压力控制单元监测到低压分汽缸内的压力值高于设定范围的上限时,压力控制单元控制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阀门关闭,使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停止向低压分汽缸内输送蒸汽;当低压用户重新开始用汽后,会使低压分汽缸内的压力降低,若压力控制单元监测到低压分汽缸内的压力值低于设定范围的下限时,压力控制单元控制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阀门开启,使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重新向低压分汽缸内输送蒸汽供用户使用。
当蓄热式热水炉内持续蓄热接近上限时,压力控制单元会监测到蓄热式热水炉内的压力值高于设定范围的上限,压力控制单元控制高压分汽缸中连接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阀门关闭,蓄热式热水炉停止接收高压分汽缸的储气;当蓄热式热水炉由于向低于用户供汽使其压力降低,若压力控制单元监测到蓄热式热水炉内的压力值低于设定范围的下限时,压力控制单元控制高压分汽缸中连接蓄热式热水炉的出汽口阀门开启,高压分汽缸再次向蓄热式热水炉内储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3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