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滑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4024.5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0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王晟楷;刘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奥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2 | 分类号: | B60K17/02;B60W30/18;B60W10/02;B60W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317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传动机构 离合机构 连接盘 滑行控制系统 行驶速度信号 车轮 变速箱 内齿轮 断开 动力输出端部 简化操作程序 油门位置信号 车辆行驶 方法控制 滑行状态 使用寿命 松开状态 换挡 油门 滑行 预设 车速 磨损 驾驶 行驶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滑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预先在车轮连接盘与动力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部之间设置离合机构,离合机构用于结合或断开车轮连接盘与动力传动机构;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信号以及油门位置信号;根据行驶速度信号计算车辆行驶速度,当车辆的行驶速度位于预设车速范围,油门处于完全松开状态时,控制离合机构断开动力传动机构和车轮连接盘的连接,使车辆处于滑行状态;该控制方法控制车辆滑行操作,可消除车辆换挡对变速箱内齿轮的磨损,大大提高了变速箱内齿轮的使用寿命,并且可大大简化操作程序,可适用于具有不同操作经验的驾驶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滑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空挡滑行是汽车领域内一直以来认为比较省油的操作。对于电喷发动机手动挡轿车而言,空挡滑行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驾驶员将车辆的换挡杆置于空挡(或N档),这样车辆驱动轮与发动机之间的连接将断开,车辆依靠自身惯性向前滑行,同时发动机也处于转动比较慢的怠速状态。待车辆速度降低后再挂上高档慢慢加油提高速度,如此反复。因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运转一般要比中高速状态下省油,故借以节省燃料。
现有技术中处于滑行状态的车辆在遇紧急情况制动时,因发动机和驱动轮断开,只能依靠踩脚刹车,利用刹车鼓抱死轮胎进行刹车,该刹车方式容易导致左右两车轮刹车失去平衡,导致车辆刹车时运动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考虑到处于非空挡位置滑行对于发动机以及变速箱中的齿轮损害比较大,并且避免因车辆处于非空挡的档位上,结束滑行踩踏油门会突然出现窜动情况,一般,车辆滑行前需将档位须置于空挡位置。
空挡和工作档位的来回转换往往加速了变速箱内齿轮的磨损,并且该滑行操作相应对驾驶员的驾驶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比较高,操作不当可能损坏变速箱内的齿轮,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危害驾驶员以及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故空挡滑行的使用局限性比较大,不适合经验较少的驾驶员操作,交通法规是禁止使用空挡滑行运行的。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车辆滑行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大幅度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同时操作简单易行适合范围比较广,且操作安全性比较高,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车辆滑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可大幅度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同时操作简单易行适合范围比较广,且操作安全性比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滑行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预先在车轮连接盘与动力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部之间设置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用于结合或断开所述车轮连接盘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
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信号以及油门位置信号;
根据所述行驶速度信号计算车辆行驶速度,当车辆的行驶速度位于预设车速范围,油门处于完全松开状态时,控制离合机构断开动力传动机构和车轮连接盘的连接,使车辆处于滑行状态。
优选地,在断开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和车轮连接盘的连接的同时,将发动机的油门自动置于怠速油门状态。
优选地,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车辆处于滑行状态情况下,当判断所述油门处于踩踏状态时,控制离合机构接合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和车轮连接盘。
优选地,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刹车制动器位置信号;
在车辆处于滑行状态情况下,当判断所述刹车制动器处于刹车制动状态时,控制离合机构接合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和车轮连接盘。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为多缸发动机,其汽缸的数量为2N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该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奥汽配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奥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4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