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电场信号分时多向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4410.4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5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黄松;游庆瑜;郝天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29/12 | 分类号: | G01R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电场 信号 分时 多向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体是一种在海底进行电场信号采集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海底电场信号采集能力。
背景技术
通常,在海底进行海洋电场信号采集可通过布设“十”字型电极获取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电场信号。受限于复杂海洋环境,仪器投放及电极在海底工作状态等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海底进行电场测量并不能确保投放方向的一致性,海底电极工作状态及采集的电场信号也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为确保仪器能在海底采集到有效电场信号,降低采集风险,提高仪器的有效利用率对海洋电场探测及海洋地球物理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分时多向采集海底电场信号,丰富海底电场信号采集的多样性,获取多种观测信号,确保海底电场信号采集的有效性,降低采集风险,有效避免出现电场数据损失。
本发明提供以下实现步骤:
(1).按”十”字型进行四方向电极布设,四个方向电极距保持一致,中心与电场采集站相连;所述四个电极分别为A,B,C,D;
(2).采集站通过多向采集控制实现四个方向电极测量的两两组合,实现多向测量。在采集站与电极连接终端有三相选择开关供采集器自动控制,即在A电极接入采集器端提供与电极B、C、D三个方向的接入选择开关,该选择开关可通过采集器控制选择,实现电极的两两组合。通过多向采集控制,可实现()六种方向的组合采集方式。
(3).分时采集通过采集站对不同电极组合开展依次顺序采集实现。在多向采集控制基础上,根据采集时间,按六种采集方向设置(或根据需要选择其中几种组合方式)依次进行电场信号采集记录,获取六个方向组合方式下的电场信号。
(4).根据需要,通过采集器设置可实现不同方向、不同采集时段的交错组合,获取多种电场采集数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获取多方向电场信号,有效提高海底电场采集能力,避免采集数据损失,同时在一个电极无效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获取有效的海底电场信号,特别适用于海底天然电场信号数据采集。
附图说明
图1、电极布设方式及多向组合示意图
图2、多向采集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单一方向海底电场采集方法
(1).按附图1所示布设“十”字型电极,其中A电极位于北方。
(2).如附图2所示,多向控制电路将A电极控制端连入AC端,C电极控制端连入CA端,B电极控制端连入BD端,D电极控制端连入DB端,构成(EAC,EBD)采集组合。
(3).采集站按设计采集参数及采集时间进行数据采集,获得该方向电场观测数据。
本例与常规海底电场采集方式相同。
实施例2.单一方向海底电场采集方法(二)
(1).按附图1所示布设“十”字型电极,其中A电极位于北方。
(2).如附图2所示,多向控制电路将A电极控制端连入AB端,C电极控制端连入CD端,B电极控制端连入BA端,D电极控制端连入DC端,构成(EAB,ECD)采集组合。该采集方向与实施例1上所述采集方向呈45度角。
(3).采集站按设计采集参数及采集时间进行数据采集,获得该方向电场观测数据。
实施例3.多方向海底电场分时采集
(1).按附图1所示布设“十”字型电极,其中A电极位于北方;
(2).按实施例1步骤(2)、(3),设置在时间段1内进行(EAC,EBD)方向海底电场数据采集;
(3).按实施例2步骤(2)、(3),设置在时间段2(不同于时间段1)内进行(EAB,ECD)方向海底电场数据采集;
(4).仪器开始工作后,按采集器指令,分别按步骤(2)(3)所述采集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上述实施例仅为请说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及变动,这里无需对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由此所引申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4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