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受力的客车底盘基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47078.7 | 申请日: | 2015-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4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宗志坚;周江;何志昌;龙飞永;张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客车 底盘 基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整体受力的客车底盘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对电动汽车,轻量化的意义更大,对轻量化的要求更高。为了达到显著的轻量化效果,需要从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现有客车结构分为承载式车身结构和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前者的底盘结构部分由一系列空间桁架结构组成,桁架之间的空间用于储存行李,在底盘结构上继续焊接车身结构,形成的空间用于乘客区,这种整体受力式承载车身的重量较轻,但是乘客区位置较高,车辆高度也随之增加,该车身结构主要用于旅游客车。后者的底盘结构主要由双纵梁组成,在纵梁上布置一系列安装点用于安装底盘零部件和车厢,因此两条纵梁既是安装基础件,又是主要受力结构件,该车身结构主要用于公交客车,但是,该底盘结构存在如下几大缺陷:1、重量尺寸大、重量大;2、纵梁空间形状复杂,成型较困难;3、纵梁上的硬点位置固定,缺乏可调性,难以支持系列化产品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受力的客车底盘基础结构,它既综合了整体受力式车身结构和双纵梁车身结构的优点,又有效避免其缺点,在保证整体结构刚性优良的同时,大大实现了轻量化,简化了成型工艺和装配工艺,既能有效安装底盘系统,又能够灵活地调整轴距和轮距,支持系列化底盘开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整体受力的客车底盘基础结构,包括两条纵向大梁和若干横梁,若干横梁分布于两条纵向大梁的不同高度层面及不同纵向位置,若干横梁榫接于两条纵向大梁形成整体受力的双纵梁多层底盘架;所述双纵梁多层底盘架的前部连接有前桥架,所述前桥架通过两条纵向大梁进行固定;所述双纵梁多层底盘架的后部连接有后桥架;所述后桥架通过两条纵向大梁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前桥架的整体呈U形,U形前桥架的两个竖直端内侧面均与纵向大梁的外侧面贴合固定;
所述纵向大梁的内部插设有连接插杆,所述连接插杆的一端与纵向大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插杆的另一端与U形前桥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桥架包括前挑梁、后挑梁、前挂耳座和后挂耳座,所述前挑梁、后挑梁分别榫接于纵向大梁,所述前挂耳座、后挂耳座对应固定于所述前挑梁和后挑梁。
作为优选,所述前挑梁和后挑梁的数量各为两条,两条前挑梁呈水平分布或竖直分布,两条后挑梁呈水平分布或竖直分布,两条前挑梁之间连接有前跨梁,两条后挑梁之间连接有后跨梁,所述前挂耳座、后挂耳座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前跨梁、后跨梁。
作为优选,所述前挑梁和后挑梁的数量各为四条,四条前挑梁和四条后挑梁各呈口字型分布,相邻的两条前挑梁之间连接有前跨梁,相邻的两条后挑梁之间连接有后跨梁,所述前挂耳座、后挂耳座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前跨梁、后跨梁。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大梁的横截面呈倒L型或T字型,所述若干横梁分别水平榫接于倒L型纵向大梁或T字型纵向大梁的上下两个层面,形成两层地板底盘架。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大梁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若干横梁分别水平榫接于工字型纵向大梁的上下两个层面,形成两层地板底盘架。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大梁的横截面呈 字型,所述若干横梁分别水平榫接于字型纵向大梁的上下两个层面,形成两层地板底盘架。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大梁与横梁均为铝合金型材梁;所述纵向大梁的横截面内布置若干子空腔,所述子空腔与横梁形成榫接的几何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大梁和横梁均为矩形截面的钢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整体受力的客车底盘基础结构,包括两条纵向大梁和若干横梁,若干横梁分布于两条纵向大梁的不同高度层面及不同纵向位置,若干横梁榫接于两条纵向大梁形成整体受力的双纵梁多层底盘架,通过纵向大梁与横梁榫接形成双纵梁多层底盘架,使前、后桥架分别通过两条纵向大梁进行固定;它既综合了整体受力式车身结构和双纵梁车身结构的优点,又有效避免其缺点,在保证整体结构刚性优良的同时,大大实现了轻量化,简化了成型工艺和装配工艺,既能有效安装底盘系统,又能够灵活地调整轴距和轮距,支持系列化底盘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前桥架与纵向大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后桥架与纵向大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后桥架与纵向大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70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的通用尾翼
- 下一篇:一种全电动堆垛车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