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油墨屏条码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48044.X 申请日: 2014-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4537403B 公开(公告)日: 2019-03-05
发明(设计)人: 丁彦郡;吴志宇;林建华;蔡小丹 申请(专利权)人: 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K17/00 分类号: G06K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0015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子油墨 测试装置 条码 条码识读设备 测试 条码显示 纸质 电子自动化 机电连接 人工参与 条码图像 屏显示 上位机 油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油墨屏条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油墨条码显示装置、上位机及条码识读设备,所述电子油墨条码显示装置及条码识读设备分别与上位机电连接。本发明电子油墨屏条码测试装置结合新型条码图像生成技术及油墨屏显示技术,解决纸质测试需要人工参与、测试繁琐,效率低下及所有条码识读设备无法模拟纸质进行电子自动化测试的问题。本发明还涉及该电子油墨屏条码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码技术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油墨屏条码测试装置,还涉及应用该条码测试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条码技术,是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barcode auto-identificationtech)的简称。条码技术是在当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符号自动识别技术。它将符号编码、数据采集、自动识别、录入、存储信息等功能融为一体,能够有效解决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大量数据的采集与自动录入问题。在零售业、智能溯源、物流、工程仓储管理、医院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应用较多的条码主要有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一维条码符号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黑白相间的条纹组成的图形符号。条码信息靠黑和白的不同宽度和位置来传递,这组图形符号用来表示数字、字符和符号等信息。这种条码技术只能在一个方向上通过黑与白的组合排列来存储信息,所以称它“一维条码”。

二维条码是按照一定规律在平面(横向和纵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二维条码在生成中采取了纠错编码,使其有很强的抗污损的能力。二维条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条码识读是将条码图像转换为数据信息的技术,主要由条码图像采集和解码处理两个部分构成。条码图像采集通过光学图像传感器扫描条码图像,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解码处理将采集的电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翻译成相应数据信息的过程。条码的识读设备依识读原理的不同可分激光识读设备、线性CCD识读设备、面阵CMOS/CCD识读设备。

在研发和生产条码识读设备的过程中,为保证识读设备的识别能力,需要对设备进行条码解码测试,来发现识读设备的不足之处,通过对测试的数据和采集图片进行分析,改进图像采集和解码技术来提高识读条码的性能。现有的条码测试方式主要有两类:纸质测试、液晶屏显示测试。

纸质测试是将条码打印在纸张上和收集市面上现有的条码标签,通过手动识读的方法进行测试。打印和收集的条码的覆盖面不全,使得测试的条码范围局限性大,导致条码无法测试全面。手动测试需要人工参与、测试繁琐,效率低下。打印大量的条码,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液晶屏显示测试,条码编码软件将生成的条码图像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通过上位机控制识读设备进行测试。但是液晶屏显示测试存在两个缺点:第一,线性CCD识读设备、面阵CMOS/CCD识读设备虽然能够实现电子自动化测试,但是液晶显示的效果是通过自发光进行的,和纸质的显示效果差别较大,无法替代纸介质的测试。第二,激光识读设备无法对液晶屏显示的条码进行识读,因为激光识读设备是通过激光照射在设备上反射后成像的,若被识读的物体是自身发光的,将导致无法正确的成像。激光识读设备无法实现电子自动化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油墨屏条码测试装置,能解决纸质测试需要人工参与、测试繁琐,效率低下及所有条码识读设备无法模拟纸质进行电子自动化测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油墨屏条码测试装置,包括电子油墨条码显示装置、上位机及条码识读设备,所述电子油墨条码显示装置及条码识读设备分别与上位机电连接,所述上位机将需要显示的条码图像下载到电子油墨屏显示装置中,并触发其将条码图像显示在电子油墨显示屏上,所述上位机触发条码识读设备识读电子油墨显示屏上显示的条码图像,所述上位机接收条码识读设备的解码信息并分析统计解码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80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