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CaF2 5×长工作距离平场复消色差金相显微物镜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49002.8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6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萧泽新;韩海媚;肖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02 | 分类号: | G02B21/02;G02B1/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af sub 工作 距离 平场复消 色差 金相 显微 物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微物镜,具体是一种无CaF25×长工作距离平场复消色差金相显微物镜。
背景技术
显微物镜是金相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成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金相显微镜的性能。平场复消色差显微物镜是像质最好、档次最高的显微物镜。在物镜中为同时校正轴向色差和二级光谱,常规的办法是在部分正透镜中引入光学晶体,如氟化钙CaF2等作为制造材料;但特殊光学材料极少,较脆,理化性能不稳定,大尺寸的材料更难以获得。近年来,有人使用特种玻璃(如TF3)来部分的替代CaF2设计制造平场复消色差显微物镜,在降低成本和改善工艺方面,显示出优越性。引发了发明人的深入研究。
对于低倍平场复消色差物镜,国外同类产品德国莱茨物镜由5片透镜组成,日本奥林巴斯由7片透镜组成,而且均采用了含CaF2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性价比高的无CaF25×长工作距离平场复消色差金相显微物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CaF25×长工作距离平场复消色差金相显微物镜,由7片不含CaF2的光学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分成4个光组构成,各透镜与物面中心同轴,从左向右排列顺序为:第一片凸透镜、第二片凹透镜、第三片凹透镜、第四片凸透镜、第五片凹透镜、第六片凹透镜、第七片凸透镜、物面,物面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在无穷远。
所述的4个光组中,第1光组为第一片凸透镜单片;第2光组为第二片凹透镜单片;第3光组由第三片凹透镜和第四片凸透镜组成的双胶合组;第4光组由第五片凹透镜、第六片凹透镜和第七片凸透镜组合形成的三胶合组;4个光组中第4光组前端的第三凸透镜其球面顶端与物面的间距为32mm。
本物镜的:
工作距离W·D=32mm;
放大倍率β=5×(与焦距f'=200mm镜筒透镜配合);
数值孔径=0.15;
孔径角=3.15°,(像方视场Ф22mm);
焦距f'=40mm;
长齐焦距=60mm;
本物镜经几何像差评价和PTZ3数据表对比测试表明,直观地反映出d、F、c光在0.707ω带上相交于一点,三种波长的色球差也较小;匹茨万场曲(PTZ3)=-0.005253,平场效果也相当满意,为一个优秀的光学结构。其优点是:
(1)不含CaF25×金相显微物镜,达到平场复消色差效果;
(2)大视场、长工作距离;
(3)长齐焦距;
(4)全光子玻璃构成,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显微物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显微物镜的几何像差评价图;
图3为本发明的PTZ3数据表;
图4为“Nikon显微物镜规格一览表”中齐焦距60mm长工作距离成套物镜参数。
图中:1、无限远像面2、凸透镜3、凹透镜4、凹透镜5、凸透镜6、凹透镜7、凹透镜8、凸透镜9、物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步的阐述。
参照图1,本发明无CaF25×长工作距离平场复消色差金相显微物镜,由7片不含CaF2的光学玻璃材料制成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4个光组构成,各透镜与物面中心同轴,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为:第一片凸透镜、第二片凹透镜、第三片凹透镜、第四片凸透镜、第五片凹透镜、第六片凹透镜、第七片凸透镜;成像在无穷远处。
所述4个光组中,第1光组为第一片凸透镜单片;第2光组为第二片凹透镜单片;第3光组由第三片凹透镜和第四片凸透镜组成的双胶合组;第4光组由第五片凹透镜、第六片凹透镜和第七片凸透镜组合形成的三胶合组;4个光组间均有一定间距,分别为3.22mm、1.24mm和1.97mm,第4光组前端的第三凸透镜其球面顶端与物面的间距为32mm。
图2为本显微物镜的几何像差评价图,图3为此物镜的PTZ3数据表。
图2和图3直观地反映出d、F、c光在0.707ω带上相交于一点,三种波长的色球差也较小;匹茨万场曲(PTZ3)=-0.005253,平场效果也相当满意。可见是一个优秀的光学结构。
从图4对比看,本发明显微物镜的性能,在数值孔径、像方视场、齐焦距与日本尼康产品持平,工作距离为32mm远优于尼康的2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9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