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蓄热大罐耦合废热能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9064.9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斯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10;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蓄热 耦合 热能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相变蓄热大罐耦合废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变蓄热大罐组件和废热能回收组件;所述相变蓄热大罐组件热源入口端与废热水源连接,所述相变蓄热大罐组件供热出口端分别与直接供暖和间接供暖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相变蓄热大罐耦合废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供暖设备为采暖房风机,间接供暖设备为废热回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相变蓄热大罐耦合废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大罐组件包括相变蓄热大罐(1),在所述相变蓄热大罐(1)内部由外层至内层依次设置滚筒式废热水箱(3)、外层相变介质石蜡层(4)和蜂窝式交换器(15),所述滚筒式废热水箱(3)与废水热源连接,所述蜂窝式交换器(15)与废热回收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相变蓄热大罐耦合废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式废热水箱(3)为由内壳和外壳组成的空心筒体结构,在内壳外壁上设置若干导热肋片,所述导热肋片紧贴外层相变介质石蜡层(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相变蓄热大罐耦合废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式交换器(15)为由内筒和外筒组成的空心筒体结构,在内筒和外筒上有序分布若干圆孔,所述圆孔通过两端通透小管连接,且连接处封闭无泄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相变蓄热大罐耦合废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式交换器(15)内壳外壁由外层至内层依次还设置内层相变介质石蜡层(41)和螺旋式换热器(17),所述螺旋式换热器(17)一端与设置在相变蓄热大罐(1)内的过度水箱(18)一端连接,所述螺旋式换热器(17)另一端与采暖房风机入水口连接,所述过度水箱(18)的另一端与采暖房风机出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相变蓄热大罐耦合废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相变介质石蜡层(4)和内层相变介质石蜡层(41)通过蜂窝式交换器(15)上通透小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相变蓄热大罐耦合废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回收组件为可移动水箱结构,在所述废热回收组件外壁上设置加热棒温度传感器(19)和加热棒温控开关(21),所述加热棒温度传感器(19)的温度测量端浸设至废热回收组件内的热水中,在所述废热回收组件内部设置有陶瓷加热棒(20),所述加热棒温度传感器(19)的信号输出端与加热棒温控开关(2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棒温控开关(21)的信号出端与陶瓷加热棒(2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90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