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晶调制的自准直光子晶体光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49078.0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0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辉;伍振海;刘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晶 调制 光子 晶体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涉及基于液晶调制的自准直光子晶体光开关。
背景技术
光子晶体是一种由周期排列介质构成的新型人工结构。卫星是空间光通信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平台,但是火箭和卫星的有效载荷是很小的。要有效地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单位重量的工作效能,对卫星整体重量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光学天线系统作为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它的小型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光学天线的小型化与集成化可以通过改进光路、减少光学元件、引进新型光学器件等方面实现。新型光学器件如光子晶体材料[1,2]、二元光学器件在光学器件小型化和集成化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并在国内外掀起了研究热潮。
二维光子晶体波导具有卓越的导光性能。1996年,Mekis[3]等提出了光子晶体直角波导,使光子晶体波导的应用更加灵活,用途也更加广泛。传统介质波导经过一个直角弯时,存在辐射损耗,一般传输率只有30%[4],因而利用传统介质波导不可能在尺度上实现光学器件的集成;而光子晶体波导极小的弯曲损耗,使得光子晶体器件能够在 微米尺度上进行集成。在传统光学天线中,需要用大量的透镜和反射镜来控制光路,致使传统光学天线结构复杂,且体积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液晶调制的自准直光子晶体光开关,解决了传统光学天线结构复杂,且体积庞大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若干根均匀介质圆柱排列在壳体内,壳体内充满液体介质,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11.56,圆柱之间的间距为a=0.550μm。
进一步,所述圆柱材料为碳;
进一步,所述圆柱排列方式为21×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引入光子晶体波导集成光学器件来控制光的传输,可以代替一部分透镜和反射镜,从而达到光学天线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准直光子晶体光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光子晶体TM模能带图;
图3是光波在直角光子晶体波导中传播时的场分布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液晶折射率的可调性使基于液晶材料的光子晶体光开关成为可能。本发明基于光诱导液晶取向技术和光子晶体自准直效应,设计了全光光子晶体光开关。光子晶体由二维三角晶格排列的硅介质柱构成,背景介质为液晶。使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光子晶体的等频线和 能带图,确定了光子晶体的自准直频率和带隙。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光子晶体的传输谱,并对光在光子晶体中传播时的场分布进行了仿真。
光子晶体光开关结构:光子晶体是一种由周期排列介质构成的新型人工结构。1991年Yablonovitch制作出了第一个具有全方位光子晶体带隙的结构[5],并验证了光子禁带的存在。
如果光子的能量落入光子禁带频率范围内,则不能在介质中传播。如果在光子晶体中引入线缺陷,则形成光子晶体波导,其行为类似于光波导,处于光子晶体禁带光波段的光可以在波导中低损耗传播。当线缺陷90°弯曲时,依然可以以极低损耗传播,其传输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00%。利用这个性质,光子晶体波导可以用于集成光路和光互联[1,2,6]。
空间光通信中信标光波段常用0.800~0.860μm,信号光波段常用0.980μm,1.550μm。以1.550μm波段为例,本发明设计了针对该波段TM模的光子晶体波导,用以实现该波段光在光学天线中传输光路的控制,并对直角波导中的光传输进行了FDTD模拟。
本发明提出的自准直光子晶体光开关结构为:
使用平面波展开法(PWE Method)针对1.550μm波段进行优化设计,使该波段的光落入光子禁带频率范围,使用的计算软件为开源软件MIT Photonic Bands(MPB)[7]。图1为优化设计后的光子晶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9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