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结构的注塑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849173.0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4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王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2 | 分类号: | B29C45/42;B29C45/76;B29C45/17;B29C45/72;B29L3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17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结构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注射系统的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合模系统主要由合模装置、机绞、调模机构、顶出机构、前后固定模板、移动模板、合模油缸和安全保护机构组成。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具闭合、开启及顶出制品。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现有技术中在取出工件时,通常采用人工取件及机械取件两种方式,采用人工取件不仅速度较慢,且危险性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而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取件通常是通过顶出机构,直接将工件从注塑模具中顶出,工件下落过程中容易掉落至注射模中,从而导致各种故障,降低注塑机的运行稳定性。特别是一模多腔的产品时,如饮料瓶的塑料瓶盖等,采用人工取件的工作效率则显得更低,而由顶出机构顶出的话,塑料瓶盖在下落的过程中,由于自身重力较轻,掉落至注射模中的概率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注塑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本注塑机的运行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良结构的注塑机,本注塑机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上设置有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的定模板和动模板通过拉杆相连,所述的动模板和定模板闭合构成若干个用于成型所述塑料瓶盖的模腔,且当所述的塑料瓶盖成型后该塑料瓶盖的开口朝外设置,其特征在于,本注塑机还包括一个取件装置,所述的取件装置包括一个取件板,所述的取件板上设置有能够固定或松开所述塑料瓶盖的夹持结构,所述的机架上固设有能够带动该取件板作升降往复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一个用于盛放塑料瓶盖的盛料框,所述的盛料框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的塑料瓶盖是否全部从模腔中脱落的脱模检测装置。
在注射成型完成后,动模板相对定模板向后移动,取件板通过升降机构上升至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并通过夹持结构固定住动模板上的塑料瓶盖,然后通过升降机构下降至注塑机座下方,接着松开塑料瓶盖,使塑料瓶盖掉落至盛料框内,待盛料框上的脱模检测装置确认所有的塑料瓶盖均从模腔中脱落后,然后开始下一次注塑成型。本注塑机在取件时,由于取件板位于机座下方,塑料瓶盖掉落后不会落入注射模中,避免注塑机发生故障,提高注塑机的运行稳定性;设计有盛料框后,成型后的塑料瓶盖掉落至盛料框内,避免每完成一次注射成型均需要人工取件,在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操作者的安全性;而设计有脱模检测装置后,能够检测出塑料瓶盖是否全部从模腔中脱落,避免脱模不完全而直接进入下一个注射循环导致注塑机发生故障,提高本注塑机的运行稳定性。本注塑机将塑料瓶盖的注料口设计在下方,模腔中的塑料瓶盖开口朝外即可得到实现,且对于无螺纹的塑料瓶盖,本发明的优点显得更为明显。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注塑机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气缸一,所述的气缸一包括缸体一和活塞杆一,所述的缸体一固定于所述的机座上,所述的活塞杆一的内端插设于所述的缸体一内且能够作伸缩往复运动,所述的取件板设置于所述活塞杆一的外端处。通过气缸一带动取件板升降运动,气缸的原理及结构都较简单,易于安装维护,对于使用者的要求不高,运动迅速、反应快,且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好,特别在易燃、易爆、多尘、强磁和振动等恶劣工作环境中的运行稳定性均较好,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注塑机的运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王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海宁王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9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板基材的挤压成型机构及生产系统
- 下一篇:汽车前门上框架抽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