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碾压混凝土施工层间结合时间实时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49421.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5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钟登华;杜荣祥;吴斌平;刘玉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8C17/02;H04L29/08;G06F17/3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碾压 混凝土 施工 结合 时间 实时 监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监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碾压混凝土施工层间结合时间实时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干硬性贫水泥的混凝土,使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相比于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掺和了大量的粉煤灰,降低了水泥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水化热,有利于大坝温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碾压混凝土坝采用与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及铺筑设备,用振动碾压机分层碾压密实,可以进行流水化、大面积连续施工,提高了混凝土的施工强度,缩短施工工期。然而由于碾压混凝土中,水泥含量较低,同时采用分层碾压,因此需要控制层间结合时间,以保证混凝土层间结合质量。
碾压混凝土坝层间结合时间包括层间覆盖时间、碾压条带作业时间和层间间隔时间。结合工程现场实际,层间间隔可定义为下坯层混凝土从第一次平仓起到上坯层混凝土平仓完毕为止的历时要控制在层间覆盖时间之内;碾压条带作业可定义为每层混凝土从第一次平仓起到碾压完毕为止的历时要控制在碾压条带作业时间之内;层间间隔可定义为下坯层混凝土从第一次平仓起到上坯层混凝土碾压完毕为止的历时要控制在层间间隔时间之内。层间结合时间实时监控主要为防止混凝土碾压层之间出现冷缝,进而保证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及其层间结合质量而采取的必要手段。
当前针对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实验研究,姜荣梅、王述银都对缓凝高效减水剂对延长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进行了研究;龙志宏、张少卫、陈刚等对混凝土拌合物原材料控制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原材料质量对于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重要性;谢彦辉、吴旭、龙志宏、魏日华、李胜福等对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配置进行分析,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对于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重要性;龙志宏、张少卫强调了拌合系统对于碾压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影响,以及由此导致对层间结合质量的影响。谢彦辉、陈刚等对混凝土生产到浇筑施工仓面的入仓过程对层间结合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研究,他们提出上坝运输对混凝土质量影响,并对运输机械清洁,卸料过程落差控制等,可能导致混凝土骨料分离情况进行了分析。龙志宏、魏日华、张少卫讨论了碾压混凝土层面施工工艺,为实际施工提供了指导;周宜红、谢彦辉、吴旭、陈刚等针对碾压层层间间隔时间进行了研究,提出要保证层间间隔时间要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内完成,否则需按照温升层后者冷升层来处理;因此,魏日华、王迎春对不同层间间隔时间下的碾压层热升层、温升层和冷升层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吴旭、张少卫、陈刚等研究了不同环境、仓面小气候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的影响及施工方法。陈刚对施工不达标部位进行补碾和振捣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从而保证大范围施工作业情况下,对局部漏碾、欠碾区域的施工工艺。
综上,目前针对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质量的研究虽然广泛,但多集中在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及宏观定性控制手段方面,而针对碾压混凝土入仓后平仓、碾压过程的精细、实时监控则尚未涉及,目前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时间控制主要依靠监理人员旁站观测,粗略得到热升层时间,并进行人为判断是否超过层间结合时间控制标准,这种方式不断管理粗放,也存在部分仓面数据错误甚至遗漏的情况,给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质量控制带来较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为碾压混凝土坝层间结合时间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精细监控的碾压混凝土施工层间结合时间实时监控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碾压混凝土施工层间结合时间实时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平仓机和碾压机上安装GPS定位装置和无线电台差分装置,通过卫星定位和无线电台差分采集施工机械的实时动态数据;
2)在平仓机和碾压机上安装数据发送设备,将接收到的施工机械实时动态数据发送至安装在应用服务器内的热升层监控系统服务端;
3)应用服务器中的热升层监控系统服务端对接收到的施工机械实时动态数据进行整理后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存储;
4)应用服务器中的热升层监控系统服务端对接收到的施工机械实时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传送到设置在值班室的热升层监控系统客户端展示,同时对将要超出规定指标的情况进行预警,对已经超出规定指标的情况进行报警;
5)热升层监控系统客户端实时接收热升层监控系统服务端发送的数据,并对热升层监控客户端的监控界面实时刷新,以图形形式展现仓面各区域热升层情况;
6)数据库服务器安装SQL server数据库,接收应用服务器中的热升层监控系统服务端发送的数据,并存储,以备后期历史查询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9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