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屏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49423.0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9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乾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屏,尤其是一种具有反射式被动显示和图像采集功能的多功能液晶屏。
背景技术
目前的基于反射式液晶屏分为如下两种:被动式显示屏和主被动式显示屏。被动反射式显示屏就是在液晶板的下方被装上反光材料,取代透射式显示屏的发光材料,在环境光线充足的时候,它利用经过镜面反射的光线照亮屏幕。可是它到了光线较暗的地方就无法工作了,因为微弱的环境光不足以被反射来照亮屏幕。这种只能够能被动接受反射环境光线的显示屏就是被动反射式液晶屏。与“被动式反”反射液晶屏对应的“主动式”反射式液晶屏就是相当于在“被动式”反射液晶屏的顶部加入了光源作为照明,如此一来即使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时候,可以打开照明灯就能看见清晰屏幕。但是基于这种反射式液晶屏对于环境光线的倚赖比较强。关闭背光的时候,在环境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显示清晰明亮,但是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显示效果就会恶化很多,同时主动式反射显示屏的照明光源都是线光源,因此无法均匀地照亮整个屏幕,会出现中间亮,周边暗的现象。并且这种屏幕只用用来作为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液晶屏显示耗电量大的问题,采用被动反射式的方案实现环境光线激励背光的液晶屏,极大程度实现降功耗的目的;同时将液晶屏作为图像采集的接口,使液晶屏成为实现图像采集的多功能装置,提高图像采集影响的清晰度以及景深,同时实现对目标移动速度的计算。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为一种液晶屏,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液晶屏包括MOFET阵列,液晶装置、光电阵列和CPU,CPU控制MOSFET阵列的源级电压,通过控制源级电压的不同从而控制液晶装置的透光能力,透过液晶装置的光线激励光电阵列将光信号转换成背光信号激励液晶屏,CPU与MOSFET阵列连接,MOSFET阵列与液晶装置连接。
上述液晶屏还包括将环境光的反射部分相消的偏振光装置,偏振光装置与光电阵列连接。
上述液晶屏还包括将环境光转化的多余电荷能量持续不断存储起来的储存电荷电路,储存电荷电路与光电阵列连接。
上述液晶屏还包括背光源和自动触发背光源开闭的背光源开关,背光源与背光源开关连接。
上述背光源开关包括积分器、比较器、NMOS管、PMOS管、VCC和背光驱动电路模块,背光源开关从储存电荷电路储存的电荷矩阵中采样电荷量,通过积分器转换为电压变量,比较器将电压变量作为同相端和设定的阈值参考电压的反相端做比较,当储存电荷电路储存的电荷充足的情况下,积分器的电压变量值高于阈值参考电压,比较器输出是高电平,NMOS管打开,PMOS管关闭,背光驱动电路不启动工作;当储存电荷电路储存的电荷不足的情况下,积分器的电压变量值低于阈值参考电压,比较器输出是低电平,PMOS管打开,NMOS管关闭,背光驱动电路模块从VCC获取供电。
上述光电阵列为光电MOSFET发光阵列。
上述液晶屏还包括进行图像采集的CCD阵列,CCD阵列与CPU连接。
上述液晶屏还包括在CCD阵列和MOFET阵列间进行切换的通道开关,CPU通过通道开关分别与CCD阵列和MOFET阵列连接。
本发明采用被动反射式的方案实现环境光线激励背光的液晶屏,可以实现超低功耗显示的功能,将占90%耗电的背光直接从环境光获取能量实现屏幕的显示,大大地降低了屏幕耗电的权重。同时,本发明作为图像采集装置,通过CCD矩阵实现高像素、高景深,大范围的图像采集,在智能终端上可以省掉前置摄像头,可以为主板的完整性,天线环境做出很大程度的贡献;同时作为大面积的点阵像素处理可以很容易的扩展诸多应用,诸如通过判断照摄物体的移动相对屏幕的不同程度的频偏判断屏幕的移动速度,作为反射镜子使用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图像采集模式的时候,进行速度检测图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背光源开关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乾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乾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9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