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9533.7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7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生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竹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14 | 分类号: | B41F1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23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定位 竹青面 印花 | ||
1.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机由送筷装置和印花装置组成,其中:
送筷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42)上的双排送筷机构、安装在双排送筷机构前段的放筷斗、安装在双排送筷机构中段的竹青面定位机构以及安装在双排送筷机构末段的弹性铁皮(19);
印花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印花台、安装在印花台上方的压送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的花膜传递装置以及安装花膜传递装置末端的筷斗(34),印花台位于花膜传递装置的中部,印花台的前端与双排送筷机构的末端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送筷机构由双排导向组件和双排推送组件组成;
双排导向组件,包括两条由前向后平行延伸的导槽(43),每条导槽的底部开设有从前端贯通到后端的通槽,导槽的顶部由前至后依次开设有入筷口(41)、调整口(40)以及检测口(13);
双排推送组件,包括双排传动链(8)、伺服电机(18)以及若干推杆(7),双排传动链的两个链条分别布置在两条导槽的下方并与导槽平行伸展,每个链条的外圈均匀固定有若干个所述推杆,并且两个链条的推杆并排布置,链条转动时,所述推杆沿着通槽行进,从而推动筷子(44)在导槽内向后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筷斗包括筷箱(1)、滚轴(3)以及往复驱动组件;所述筷箱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双排送筷机构的上方,筷箱的底部由隔板分隔成两个筷槽(17),两个筷槽分别与两条导槽的入筷口上下对应;隔板的上方安装着所述滚轴,滚轴由往复驱动组件带动,滚轴以及筷槽的布置方向均与传动链条以及导槽的布置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青面定位机构由工业相机(12)以及筷子旋转机构组成;工业相机安装在检测口上方;筷子旋转机构包括两条布置成U形的夹紧皮带(14)以及伺服电机(14),两条夹紧皮带分别设置在两条导槽的调整口,U形开口(16-2)的宽度与筷子的直径相适应,夹紧皮带运动时,U形开口两侧的夹紧皮带与筷子接触并带动筷子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恒温板(23)、铜模板(22)、隔热板(21)以及支撑块(20),所述铜模板内安装有热电偶,恒温板的顶面与导槽的槽底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送机构包括滚珠丝杆副(29)、动作气缸(32)以及压板(24);滚珠丝杆副通过支撑板(30)水平固定在印花台后侧的上方,滚珠丝杆副的丝杆与导槽相互垂直,动作气缸竖直朝下固定在滚珠丝杠副的螺母(31)上,所述压板由动作气缸驱动,压板与印花台上下对应且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膜传递装置包括安装在印花台一侧的花膜支架以及两个缠绕杆组,两个缠绕杆组的各缠绕杆(25)与所述导槽平行布置;所述花膜传递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印花台另一侧的滚筒(37)、与滚筒平行布置的回收筒(38)以及连接滚筒和回收筒的同步带(36),滚筒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滚筒和回收筒与所述导槽平行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筷斗(34)位于滚筒以及回收筒的上方,筷斗的高度低于印花台,并且筷斗的一侧边缘延伸到印花台的侧面以承接印花后的筷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迷你气缸(6)以及齿轮齿条副,迷你气缸固定在筷箱上,齿轮齿条副的齿条(4)与迷你气缸连接,齿轮齿条副的齿轮(5)固定在滚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定位竹青面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皮带缠绕在一组皮带轮上,每一组皮带轮包括安装在支板上的至少三个导向轮(16)以及一个张紧轮(16-1),三个导向轮布置成三角形,其中两个导向轮安装在支板的下部且分别布置在导槽的两侧,另一个导向轮安装在支板的上部,张紧轮安装在支板的中部;夹紧皮带的两头从支板上部的导向轮引出后,分别绕过支板下部的两个导向轮,最后在张紧轮处连接成圈,张紧轮与支板下部的两个导向轮之间的夹紧皮带形成所述U形开口(1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竹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竹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95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